字词 | 王仁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仁俊1886—1913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王仁俊1866——1913字杆鄭,江蘇吴縣人,1866年(清同治五年) 生。1892年壬辰科進士,授吏部主事,任湖北知府,長蘇州學古堂,調學部圖書局副局長兼京師大學堂教習。1913年逝世。年47歲。著有《西夏藝文志》、《格致精華録》、《周秦諸子叙録》、《淮南子萬畢術輯證》、《金石通考》、《白虎通義集校》、《周秦諸子學術源流考》等。 王仁俊(1866—1914)清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字籀鄦,号捍郑、干臣。王鏊十二世孙,王禹声九世孙,王世琛从玄孙,张廷璜侄女婿,江衡、俞樾、雷浚高弟,张之洞门人。光绪十八年(1892 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吏部文选司主事。甲午战争后于上海创办《实学报》,针砭时弊。二十二年携报馆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召赴武昌。辞荐经济特科及驻日横滨领事。二十五年报捐知府,发湖北试用。办唐才常自立军起事案,反对株连。受任湖北仕学院华文总教习。二十九年赴日考察学务,归任宝塔洲米谷厘金局总办。三十一年署湖北宜昌知府,次年署黄州知府,被张之洞聘为存古学堂教长,调首任苏州存古学堂总教。三十三年调学部礼学馆,为图书局副局长。宣统二年(1910 年)兼京师大学堂小学科教习,并讲授中外教育科学史,任中央教育会临时会员。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1913 年赴京,病卒于寓所。富藏书。以保存国粹、尊经卫道为己任,博通经史,专精小学,兼及金石、目录、辑佚、考据及敦煌、西夏文献诸学,时称名家。辑著共有上百种。编有《籀鄦簃书目》。辑有《辽文萃》《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经籍佚文》《敦煌石室真迹录》《西夏文缀》《西夏艺文志》等。著有《格致古微》《群经疑义》《淮南子万毕术辑证》《说文解字师说旁证》《说文解字引汉律令考》《靖陶斋商周吉金款识考释》等。 王仁俊1866—1914清末考据学家。字捍郑,一字感莼。江苏吴县人。幼喜治经,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官居吏部主事,于上海创建实学报馆。后赴日本考察学务。三十三年(1907),调任学部图书局副局长兼大学堂教学。一生以保存国粹、尊经卫道为己任,中年以后邃于金石文字,所著颇富、刊行有20余种,其中有※《西夏文缀》2卷。 王仁俊(清·同治五年——民國二年1866~1913)吴縣人。字扞鄭。清·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知湖北黄州府。精研小學,篤嗜金石,妙擅考證,收藏豐碩。金石著録甚富,卒後大多散佚,家人僅藏題跋類數十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