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米施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玉米施肥fertilization of maize根据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结合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所采取的施肥技术。 表1 春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
注:玉米品种为“双跃3号”。每公顷产量为7147.5kg,每公顷施N 98kg,P2O5 45kg 表2 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
出苗至拔节 此期生长中心为叶片、叶鞘和根。苗期是玉米植株中以氮素代谢为主的时期。但是氮素代谢过旺,地上部分生长旺而不壮,根系发育不良,所以,在高产春玉米生产中,苗期要进行蹲苗。蹲苗的目的在于促使根系向纵深伸展,防止地上部分旺长,适当减弱植株中的氮素代谢,从而增强碳素代谢,使碳水化合物在叶鞘中适当积累,供拔节后用于茎叶的快速生长。夏玉米由于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蹲苗。春玉米苗期延续42天,到拔节时积累的干物质有915.0千克/公顷;夏玉米苗期延续19天,到拔节时干物质积累量已达385.5千克/公顷。春玉米与夏玉米在干物质积累方面的差异,自然也会影响到各自对养分的吸收。到拔节时,春玉米吸收的氮、磷、钾分别达总量的9.29%、4.29%和11.14%,夏玉米吸收的氮、磷、钾分别达总量的4.3%、4.6%和4.3%。养分的吸收速度比干物质积累的速度快,所以,植株的养分含量是全生育最高的,以后则随生育进程而下降。苗期玉米植株地上部分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较多的光合产物;而根系的扩展则为地上部分的生长吸收更多的养分。为玉米各生育期的健壮生长和籽粒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玉米的磷营养临界期在苗期。所以,玉米苗期磷的供应状况对玉米的生长极为重要。如果苗期土壤缺磷,首先影响根系的生长及其对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在春季土温较低时,根系生长细而少,对磷的吸收能力弱,致使玉米植株体内糖分转输过程受阻,叶中积累较多的糖分,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常使玉米苗呈现紫红色。试验证明,玉米根吸收的32P进入根内一分钟后,已有30%转化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成分。由此可见,磷在玉米植株中有较大的代谢强度。 拔节至抽雄 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拔节后,生长中心为叶、茎,兼有雄穗和雌穗的分化与形成,同时还有根的生长。拔节到抽雄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到抽雄时,春、夏玉米所积累的干物质已分别达全生育期积累总量的21.1%和34.58%,所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为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 43.67%、23.77%、46.74%和50.8%、49.5%、72.5%。二者相比,夏玉米此期所吸收的磷和钾明显多于春玉米。在这个时期,植株体内仍以氮素代谢为主,碳、氮代谢并盛地进行。在玉米生产中,高产玉米的理想株型是既要有一定的营养体来保证光合作用能以最大的强度顺利地进行,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又要防止营养体生长过旺,以免群体过度郁蔽遮光影响光合作用,使玉米茎秆生长细弱,导致空秆或倒伏。这就需要增施氮肥来调节此期营养环境中的养分比例,为玉米提供所需的氮素,使植株体内的碳、氮代谢能协调进行,拔节肥能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增大单株叶面积,使之在开花前后达最大值,于是碳素代谢明显增强。合成的光合产物除用于植株的生长外,还略有盈余,以可溶性糖的形态积累在茎、叶鞘乃至雌穗中,供灌浆时利用。 抽雄至成熟 此期的生长中心已由茎叶转向雌穗,碳、氮代谢过渡到以碳素代谢为主、碳氮代谢并盛的时期。碳素代谢产物除用于雌穗的生长外,继续以糖的形态贮存在茎秆、叶鞘、雌穗甚至叶中,灌浆时开始向籽粒中大量转输。授粉期是春玉米继抽雄之后吸氮的第二个高峰,是夏玉米继大喇叭口期第一个吸氮高峰之后的低谷。夏玉米的第二个吸氮高峰出现在乳熟期。因此,在授粉期春玉米的吸氮特点与夏玉米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吸收的氮优先向中、上部的功能叶片分配,其作用在于提高光合效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这对籽粒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据研究,籽粒中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有80%以上是吐丝后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其余的是在成熟后期由茎秆、叶鞘、苞叶和穗轴中转输过来的。 玉米授粉之后,随即开始灌浆、继而逐渐成熟。籽粒形成后,生长中心转向籽粒,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强度开始减弱,而碳素代谢则不断加强,渐居主导地位。合成的光合产物大量向籽粒中转输。在灌浆初期,籽粒中淀粉的合成强度不高,运到籽粒中的碳水化合物以蔗糖和果糖为主。到灌浆中、后期籽粒中淀粉的合成过程明显增强,需要较多的磷、钾及一部分氮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籽粒灌浆后在淀粉大量合成的同时,还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较多的氮。为了保证籽粒的形成对养分的需求,授粉时玉米所吸收的氮、磷、钾对春玉米已分别达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5.78%、52.22%和96.59%,对夏玉米而言,则达 55.6%、62.6%和79.4%。二者相比,夏玉米在授粉后所吸收的氮和钾比春玉米多。 土壤供肥性能 玉米属中耕作物,所以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通气条件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在一年一熟制栽培春玉米的地区,由于土壤经过前一年的秋耕及春季的耙耱保墒,而且春玉米播种又晚,苗期生长较慢,吸收的养分不多,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出的有效养分较多,能满足春玉米拔节前的需要。玉米拔节后对养分的吸收明显增多,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已不能适应玉米生长的需要,急需增施氮肥来补充。到了高温多雨的夏季,特别是追施氮肥以后,有效养分的释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基肥也逐渐发挥作用,可及时满足春玉米抽雄后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在一年两熟制地区,麦收后抢茬播种夏玉米,土壤中遗留较多的麦茬残体,加大了土壤有机物的C/N比,土壤中有效养分大部分被冬小麦吸收利用了,残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有时甚至不能满足夏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追施氮肥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及夏玉米的苗期生长。以后,随着夏玉米后期需肥较多,土壤养分难以满足其需要,所以,也应采取追施氮肥的措施来调节夏玉米的营养条件。在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中,每公顷施30~45吨优质有机肥作小麦基肥的情况下,前茬小麦有机肥的氮和土壤氮在夏玉米所吸收的氮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施肥技术 基肥 有机肥的用量和施用方法因肥料的质量而异。腐熟程度较差的有机肥适合撒施,然后耕翻入土,以利有机肥的分解。这类有机肥的一般用量为每公顷30~45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量可少一些,每公顷15~30吨。为了充分发挥其肥效,宜条施或穴施,兼起种肥的作用。玉米株行距较大,完全有条件采用这种方法,对抢茬播种的夏玉米更为适合。在一年两熟制中,夏玉米要及时早播,往往来不及施用有机肥作基肥,于是,不少地区采用的措施是给冬小麦增施有机肥作基肥,让麦收后播种的夏玉米利用小麦有机肥的后效,这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小麦根茬秸秆还田的办法来弥补夏玉米基肥的不足。秸秆还田时要配施氮素化肥。南方丘陵、山区种玉米时,往往用人畜粪尿作基肥穴施。旱地玉米应重施基肥。 磷肥通常都是与有机肥一起用作基肥。磷肥的用量决定于产量、氮肥用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如果土壤有效磷(P)含量高于20毫克/千克,施用磷肥一般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氮肥与磷肥有明显地交互效应。一般每公顷施N 150~225千克、P2O5 75~112.5千克。在一年两熟制中,磷肥多施给冬小麦,而夏玉米则利用其后效。 氮肥多作追肥施用,但高产玉米的施肥量较多,应将其中的一部分氮肥移作基肥,用量因玉米品种及栽培地区而异。华北、西北地区,春玉米基肥中的氮素化肥应占1/5~1/3,夏玉米应占1/3~1/2。在东北北部地区,春玉米基肥中氮素化肥可占氮素化肥总用量的50%以上。玉米氮素化肥的总用量为每公顷150~225千克氮。 玉米钾肥也应作基肥施用。在山东东部棕壤地区缺钾的土壤上(速效钾<40毫克/千克),已出现大面积夏玉米植株缺钾症状,增施钾肥每公顷75千克K2O效果明显。土壤速效钾>120毫克/千克时,施钾肥效果不明显。钾肥应当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其交互效应。此外,在河北省东部、吉林省东部玉米施用钾肥也有明显的效果。 玉米是对锌敏感的作物,在缺锌的土壤上种植玉米时易出现缺锌症状。在吉林、黑龙江、宁夏等省、区,有大面积春玉米花白苗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每公顷施用硫酸锌15~30千克作基肥,能增产10%~15%。 种肥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基肥用量又不足的情况下或抢茬播种夏玉米,施用少量氮素化肥作种肥往往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尿素、硫酸铵,均可作种肥,用量为每公顷7.5~15千克氮。如果播前未能施用磷肥作基肥,也可用磷酸二铵之类的氮、磷复合肥或粒状过磷酸钙作种肥。过磷酸钙用量为每公顷75~120千克。玉米种子粒大,不宜与种肥混播,种肥应施在种子侧方5厘米处。除化肥外,也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种肥,条施或穴施。 追肥 施用时期及用量因玉米品种而有所不同。苗肥多用于夏玉米,在定苗后施用,以氮肥为主,用量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30%。磷肥(或钾肥)如果在基肥或种肥中未施,也应全部作苗肥一次施用。夏玉米的苗肥兼起攻秆肥的作用。拔节肥也称为攻秆肥,多用于春玉米在拔节前后施用。春玉米拔节肥应占氮素追肥总用量的30%~40%,可根据地力、苗情适当增减。如有必要,磷、钾肥也应在拔节期施用。春玉米拔节后,雌、雄穗开始分化,增施拔节肥不仅能促进茎叶的生长,而且能增强穗分化进程,同时还能及时满足春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日渐增多的需要。玉米的下一个追肥期是孕穗期(大喇叭口期)。这次追肥叫作攻穗肥,对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在抽雄前10天、叶龄指数为60%~62%左右时施用。攻穗肥的用量是追肥中最多的一次,春玉米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40%~50%,夏玉米占追肥总量的60%。最后一次追肥为攻粒肥,在开花授粉前后施用。其用量分别占春玉米和夏玉米氮素追肥总量的10%。春玉米吸氮高峰来得晚,也比较平稳,因此,春玉米除追施拔节肥和重施攻穗肥外,还要重视粒肥。而夏玉米授粉之后正值夏末、秋初季节,光照充足,气温稳定,昼暖夜凉,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和粒肥充分发挥作用。上述的这些追肥技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采取各项措施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灵活应用。例如,上述的夏玉米追肥技术是“前轻后重”式的,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在土壤肥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套种的夏玉米,由于苗期玉米生长细弱,所以,应采用“前重后轻”式的追肥技术,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在东北北部地区,春玉米到大喇叭口期追肥可能过晚,追肥最迟不应晚于拔节期。旱地玉米追肥的效果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故追肥宜早,雨后及时发挥作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