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玉石俱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玉石俱焚

俱:都,全。焚:焚烧。美玉和石头一起焚毁。比喻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同归于尽。杨家彬《袁、徐双簧》:“孙文回国后,这些军舰部署在威海卫军港。和议如果再延宕不决,海军就要进攻天津、北京。破城之日,恐怕就要~了。”
〔出处〕《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变式〕玉石俱烬 玉石同烬 玉石同焚
〔近义〕同归于尽 兰艾同焚
〔辨析〕“玉石俱焚”仅适用于好的和坏的;“同归于尽”则不仅可用于好的和坏的,也可以用于同一类好的,或同一类坏的。“同归于尽”常能表示同敌人拼命的决心和行动,“玉石俱焚”则不能。
  • 上一篇:语重心长
  • 下一篇:郁郁不乐

“玉石俱焚”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元曲典故 - 可可诗词网

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释义】玉石俱焚意为在某种大灾大祸之下,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全被毁灭。昆冈即昆山,出美玉。《史记·李斯列传》:“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例句】①任薰莸不分,侭玉石俱焚。(汪元亨〔中吕·朝天子〕《归隐》)作者以香臭不分、玉石俱焚比喻世道昏暗。②非是书生多议论,也提防着玉石俱焚。(玉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莺莺唱词,怕孙飞虎攻进寺内,乱杀无辜。③正所谓昆冈失火,玉石俱焚。(施惠南戏《幽闺记》第二十二出《招商谐偶》)店主劝瑞兰不要拒绝婚姻,免得在乱世遭祸,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

俱焚yùshíjùfén

┃┃┃━ 玉和石头一同烧掉,比喻好坏同归于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非是书生多议论,也提防着玉石俱焚。”

☚ 付东流   节外生枝 ☛

玉石俱焚

比喻善恶同归于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徒是书生多议论,也提防着玉石俱焚。”
●《书·胤征》: “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将:行。昆: 出产玉的山名。冈:山脊。逸:过。渠:大。相传仲康命胤侯征讨羲和二氏失职之罪,胤侯将征,先告于众: 烈火燃烧昆山之冈,玉石均被焚毁。天的官吏,如有过严行为,不择人们的善恶而戮之,其害过于烈火,焚毁昆山的玉石。

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

焚:烧毁。比喻好的事物和坏的事物一起毁灭。
【同】同归于尽
★玉盘 玉兔 玉宇 玉树琼枝
★碧玉 汉白玉 抛砖引玉 如花似玉
中国的玉文化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玉有着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人寓德于玉,以玉比德,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者合一,这就是中国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玉文化。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成〉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玉石俱焚的做法并不可取。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同归于尽。《书·胤征》:“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也作“玉石俱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也作“玉石俱烬”。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群心在辰,横流县及,山崩川斗,星“霣”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也作“玉石同焚”。《梁书·武帝纪上》;“时运艰难,宗社危殆,昆同己燎,玉石同焚。”也作“玉石同烬”。梁启超《新罗马》:“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也作“玉石俱摧”。晋·慕容钟《付檄青州诸郡讨辟闾浑》:“有能斩送浑首者,赏同佐命,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也作“玉石同沉”。《梁书·元帝纪》:“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玉石俱焚

美玉和石头一起焚毁。比喻不分好坏善恶一起毁灭。也作“玉石俱碎”。夏帝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仲康即位。当时,掌管天地四时的羲氏、和氏荒于职守,整日饮酒作乐,仲康命令胤后率军征伐。出征前,胤后发布文告激励将士说:“希望你们同心协力,顽强作战,以报效王室,但也要分清是非善恶,不能像火烧昆冈那样,使玉石俱焚。”(见《尚书·胤征》)

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两全其美

○两败俱伤liǎng bài jù shāng

争斗的双方都受到损失:倘若大人再要回护他们三人,将来一定~,于大人反为无益 | 照这样争下去,只能~|你们这样斗个~,有什么好处|正是要他们斗个~,我好从中取利。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火炎昆冈,~|若不早作打算,一旦城破,定然~|一旦兵败之后,~,如何是好|不若远走避祸,以免到时~。

●两全其美liǎng quán qí měi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怎生想个~的法子才好|我倒有个~的主意|不知有什么~的办法可使出来。

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

美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不论好坏都同归于尽。

☚ 鱼龙混杂   玉石难分 ☛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同归于亡
双方同归于尽:犬兔俱毙
斗争双方同归于尽:鱼死网破
好坏不分,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玉石皆碎 玉石俱摧 玉石同焚 玉石同烬 玉石同碎 玉石俱烬 玉石俱碎 玉石同沉 昆冈之火
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兰艾同焚
好的、坏的同归于尽:芝艾俱焚 芝艾俱尽 芝艾并焚 芝艾共焚
(一同毁灭或死亡:同归于尽)

☚ 毁灭2   灭绝2 ☛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jade and stone are burned together—destruction of good and bad alike; the good perishes (/goes down) with the bad; indis criminate destruction
❍ 倘若故伤羽翼,屈坏股肱,便当拔寨兴师,同心雪恨,大兵到处,~。(《水浒全传》791)If however you injure these men who are our wings,our limbs,we shall descend from our fortress in full force and take vengeance,incinerating and destroying everything good or bad.
❍ 若再留恋,倘~,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洪昇《长生殿》)If I hesitate any longer,we may all be destroyed,and then my guilt will be greater. Please give me up,to preserve your empire.
❍ 大炎崑冈,~。(《尚书·胤征》)When the fire blazes over the ridge of Kun,gems and stones are burned together.
❍ 路只有两条,一条登报自新,恢复自由;一条长期监禁,~。(罗广斌、杨益言《红岩》204)There are two roads before you. One is to write that statement to be published in the papers and go free.The other is long-term imprisonment and self destruction.

玉石俱焚

Jade and stone burned together.—destruction of good and bad alike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destruction of good and bad alike, indiscriminate destruction, total ruin of the good and the bad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解义】玉石:美玉和石头。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同毁灭,同归于尽。
【用法】善恶好坏一同毁灭,可用此语。
【例句】眼见逃出无望,他决心与敌人~了。
【近义】兰艾同焚、玉石同碎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同时烧毁。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蔡传:“言炎炎昆冈,不辨玉石之美恶而焚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公可往说刘备,如肯天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八回:“那玉帝允了所奏,颁敕许真君覆勘施行,但不得玉石俱焚,株连善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二卷:“我陷在贼中,原非本意,今无计自明,玉石俱焚,已付之于命了。”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释义】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
?? ??.
俱:??. ?. 焚:??.
?? ?? ?? ??.
?? ??? ?? ??? ???? ??.
?? ? ?? ?? ?? ???.
【例句】1.火山爆发时,山脚下的城市玉石俱焚。
?? ?? ? ???? ?? ??? ? ????.
2.他们二人恶性竞争的结果是玉石俱焚。
? ? ??? ??? ????? ?? ???.
【近义词】同归于尽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俱:都,全。焚:焚烧。美玉和石头一起焚毁。比喻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同归于尽。杨家彬《袁、徐双簧》:“孙文回国后,这些军舰部署在威海卫军港。和议如果再延宕不决,海军就要进攻天津、北京。破城之日,恐怕就要~了。”
〔出处〕《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变式〕玉石俱烬 玉石同烬 玉石同焚
〔近义〕同归于尽 兰艾同焚
〔辨析〕“玉石俱焚”仅适用于好的和坏的;“同归于尽”则不仅可用于好的和坏的,也可以用于同一类好的,或同一类坏的。“同归于尽”常能表示同敌人拼命的决心和行动,“玉石俱焚”则不能。

好的和坏的一同毁灭玉石俱焚;玉石同碎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焚:烧。玉和石头一同烧毁。
出处 《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举例 如果不分好坏,一律去掉,那就会~,造成损失。

兰艾同焚lán ài tóng fén

玉石俱焚
yu shi ju fen
【兰艾同焚】 香草和臭草一齐烧掉。比喻善恶同尽。源出《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玉石俱焚】 美玉和石头全都烧毁。比喻好坏同尽。源出《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例﹞ 对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化,我们不能兰艾同焚,而要吸收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冤乎枉哉,这真有些“顺”“逆”不分,玉石俱焚之慨了! (鲁迅:《二心集·“智识劳动者”万岁》)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俱:一起。焚:烧。美玉和石头一起焚毁。比喻好的坏的一同毁灭。
〔例〕你这么做也不考虑一下后果,难道就不怕~吗?
【辨析】见“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提示】“俱”不能写作“具”。

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

《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同归于尽。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玉和石一起被焚烧。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灭。多指战争的惨酷无情。《书·胤征》:“火烧昆冈,玉石俱焚。”也作“玉石俱摧”、“玉石俱烬”、“玉石同焚”、“玉石同烬”。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也说“玉石俱烬”、“玉石同焚”、“玉石俱碎”、“玉石同沉”、“玉石俱摧”。比喻不分好坏、善恶,一同毁掉。
昆冈失火
【昆冈】古代传说中的产玉之山。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解义】 玉石:美玉和石头。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同毁灭,同归于尽。
【例句】 眼见逃出无望,他决心与敌人~了。
【近义】 兰艾同焚、玉石同碎
【反义】 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俱: 都,全。焚: 烧。美玉和石头全都被焚毁。比喻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同归于尽,不因为是好的、美的就能幸免。冰心《斯人独憔悴》:“(校长)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
◆ 也作玉石俱碎玉石同焚

玉石俱焚yu shi ju fen

美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灭。
【也作】玉石俱烬玉石同焚
【近】玉石同碎兰艾同焚

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

俱: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不分好坏,一起毁灭。
【例】由于内战,使得玉石俱焚,李白本人正被囚在狱中等待处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WSRM【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比喻好的和坏的同遭毁灭。俱:全,都。焚:烧。也作“玉石皆碎”。

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

〔主谓〕 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尚书·胤征》:“火炎昆冈,~。”冰心《斯人独憔悴》:“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
△ 贬义。用于比喻好坏同归于尽。
【近义】玉石皆碎 玉石同沉 同归于尽。
也作“玉石俱烬”、“玉石同焚”、“玉石同烬”。

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玉石:美玉和石头。俱:都,全部。焚:燃烧。即美玉和石头都被烧毁。比喻不分善恶、好坏、丑美,同归于尽。《书·胤征》: “火烧昆冈,玉石俱焚”。也作“玉石俱烬”、“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俱摧”。摧(cuī): 摧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