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瑱玉料的柱礎。瑱,通“磌”。《後漢書》班固《西都賦》:“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文選》作“玉磌”。 玉瑱(1次) 用玉制作的压镇座席的器具。瑶席兮~《歌·一》 另见〔白玉〕〔飾玉〕〔玄玉〕 玉瑱yù zhèn用以压席的玉块。瑱,一作“镇”,压伏。《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洪兴祖补注:“瑱,压也,音镇。”蒋骥注:“玉瑱,所以压席者。”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耳飾 > 玉瑱 玉瑱 yùtiàn 以玉製成之耳飾。《詩·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填也,象之揥也。”毛傳:“瑱,塞耳也。”《周禮·夏官·弁師》:“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玉,玉笄。”《淮南子·詮言訓》:“昆山之玉填,而塵垢弗能污也。”參見“瑱”。 玉瑱yùtiàn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汉毛亨传:“瑱,塞耳也。”《周礼·夏官·弁师》:“诸侯之缫斿九就,瑉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汉郑玄注:“玉瑱,塞耳也。” 玉瑱(1)镇席之玉。祭祀及丧礼,以玉镇席。又作“玉镇”。《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瑱一作“镇”。王逸注:“美玉为瑱。”《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王逸注:“以白玉镇坐席也。”祭祀镇席之玉往往取玉之精美者,而国之玉瑱则与重要宝器同列。《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出而陈之。既事,藏之。”(2)玉制耳饰。《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毛传:“瑱,塞耳也。”参见“充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