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工藝雕塑 > 玉琮 玉琮 yùcóng 新石器時代玉石雕刻。公元1986年浙江餘杭縣,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十二號墓出土。高八·八厘米,射徑十七·一至十七·六厘米,重達六五○○克。玉琮器形寬闊,爲現有玉琮之首。玉料呈黄白色,略帶紅色瑕斑。體呈矮方柱形,内圓外方,上下對一直徑僅四·九厘米圓孔,俯視若璧。外表四面平整,每面以四·二厘米寬之竪槽一分爲二,又以僅○·一厘米寬之三條横槽分爲四節。四面竪槽内上下布列神人獸面圖像八個,應爲良渚人崇拜之神徽。四角以轉角爲中軸,亦刻有與正面竪槽内圖像對應之神人、獸面、鳥紋組合紋飾之神徽。此玉琮出土時,平整地放在墓主頭骨左上方。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琮 玉琮1986年在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墓地十二号墓中出土,为良渚文化遗存,现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玉质白色,带浅黄色、紫红色瑕斑。形呈矮方柱体,外方内圆,中有圆孔,上下两端形若玉璧,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琮体四面以宽约五厘米的纵槽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再以三道窄细的横槽析做上下四节,两节一组构成图案。 ☚ 三星他拉玉龙 玉凤 ☛ 玉琮 玉琮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质礼器。高39.3厘米,宽约8.1厘米,孔的直径5厘米。青玉雕成,深褐色。长筒形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全器共有15节之多,每节又以四角为中线,刻有对应的两个圆圈和长短相同的阳线,线条刚劲有力。口沿雕有羽翼纹图案。《周礼》有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的记载。琮在新石器时代已和原始宗教活动紧密相关,为祭祀之器。此是玉琮为良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遗物。现藏上海博物馆。 ☚ 玦 璧 ☛ 玉琮 玉琮玉器。1987年安乡县度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现藏安乡县文物的管理所。度家岗遗址包括了属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地层。玉琮出自其上层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外部近正方形,各边长7厘米。内为圆形孔,孔径6厘米。横截面正方形微弧,通体为浅灰绿色起白斑,质地为软玉。琮体四周均刻四横道弦纹,中以减地法饰竖形浅槽,内圆光洁规整。玉琮的用途,史料中多有 “祭祀” 和 “贡享” 之说,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和岭南的石峡文化中出土甚多,但长江中游地区仅见度家岗遗址一例。其发现可证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中也有以玉琮等玉器殓葬的习俗。 ☚ 鹰嘴乳突缸形器 透雕龙形和凤形玉佩 ☛ 玉琮 玉琮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质礼器。高39.3厘米,宽约8.1厘米,孔的直径5厘米。青玉雕成,深褐色。长筒形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全器共有15节之多,每节又以四角为中线,刻有对应的两个圆圈和长短相同的阳线,线条刚劲有力。口沿雕有羽翼纹图案。《周礼》有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记载。琮在新石器时代已和原始宗教活动紧密相关,为祭祀之器。此是玉琮为良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遗物。现藏上海博物馆。 ☚ 玦 璧 ☛ 玉琮 玉琮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号墓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为良渚文化重要礼器,用于祭祀和丧葬,高8.8厘米,射径17厘米,重6500克。体形硕大,内圆外方,饰弦纹和兽面纹。全器制作规整,打磨精细,纹饰凝重典雅,耐人寻味,是原始玉器中的珍品。 ☚ 文物藏品 玉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