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澜江百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澜江百合 【名称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野百合(《台湾药材图鉴》),察区大丝美多(藏名)。 基源 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宝兴百合的鲜茎。 原植物 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L.lankongense Franch.) 历史 本品在西藏作百合药用。 据《新华本草纲要》载:“Lilium lankongense Franch.云南洱源旧名浪穹,非澜江。《西藏常用中草药》澜江百合的澜江为误用。 ” 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直径约4cm,具走茎。 茎直立,高50~85cm,有淡紫色条纹。叶散生,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5~5cm,宽约1cm,两面无毛,具3~5脉,有的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或近伞房花序,伞形总状花序,苞片叶状,披针形,长2.5~4cm,宽4~6mm;花梗长10~22cm;花下垂,有香味,白色或粉红色,有紫色斑点,花被片反卷,长4.5~6cm,宽1.2~1.4cm,密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3.5cm,花药窄,长圆形,长约1cm,黄色;子房圆柱形,长1.2cm,宽1.5~3mm;花柱长为子房的二倍或更长,柱头膨大。蒴果椭圆形,长2.5~3cm,宽约2.2cm。 种子扁平,具1~2mm宽的翅。花期7月,果期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146页.图版40∶6~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300~3500m高山草地、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生药】: 采集 8~9月采挖鳞茎,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药性】: 性味 苦、甘,寒。 功效 肺止咳,清热安神。 主治 治肺结核,久咳吐血,慢性支气管炎,恍惚不寐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澜江百合3~9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