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斧王斧,广东琼山人。见“斧军”条。 玉斧 玉斧参见“修月斧”。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 玉杵 玉关归老 ☛ 玉斧 玉斧玉制的斧。元代帝王仪仗之一,即“劈正斧”。元赵孟頫诗《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参见“劈正斧”条。 ☚ 齐斧 萧斧 ☛ 玉斧 玉斧王著衮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 右秉 玉柱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禮器 > 玉斧 玉斧 yùfǔ 以玉飾柄之斧。亦作禮器用斧的美稱。《禮記·明堂位》:“冕而舞《大武》”孔穎達疏:“王者衮冕,執赤盾玉斧而舞武王伐紂之樂也。”元·趙孟頫《宫中口號》:“一時侍衛回身立,天步將臨玉斧來。”清·錢謙益《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詩之一:“紗燈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珠玉部 > 玉 > 玉斧 玉斧 yùfǔ 琢玉成斧,故名。始見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至青銅時代,玉斧漸消失,但作爲禮儀用玉斧時有發現。多爲長方形,刃鋒利,背部有一至二孔,便于捆紮。《南史·陳武帝紀》:“玉斧將揮,金钲且戒。”《新五代史·王建立傳》:“二宦者掖而昇殿,晏見甚渥,又徙昭義,賜以玉斧、蜀馬。”元·趙孟頫《宫中口號》:“一時侍衛回身立,天步將臨玉斧來。” 玉斧礼器。1980年出土于黑龙江省依安县乌裕尔河大桥新石器时代遗址,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长15. 8厘米,刃宽4. 5厘米,顶宽2. 5厘米。碧绿色,通体磨光,长身直刃,柄端亦似刃; 斧身一面平直,一面隆起,横剖面近似下弦月,一级文物。 玉斧 玉斧商。长10厘米,厚2.6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状似长方扁圆体,上厚下薄,斧柄玉料呈黄绿色,其余部分呈深绿色。斧刃为两面斜削而成,呈弧形,两侧内凹成一小槽。斧柄下部近斧身处有一圆孔。斧身两面饰兽面纹,绳索纹眉,臣字形目,卷曲形角,巨大的口一直通向刃部,似青铜器的纹饰,庄严而精美。此为一件礼仪用玉斧。殷墟妇好墓见“殷墟妇好墓”条目。 ☚ 玉笄 玉扳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