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獬豸触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獬豸触邪

典源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法冠,一曰柱后。……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注引 《异物志》 (汉· 杨孚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 闻人论,则咋 (ze) 不正者。” 《太平御览》卷八九。引《说文》 日:“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史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 (wei) 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又引《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神异经》、《述异记》亦载。
释义用法 神话传说獬豸是一种神羊 (牛),可以分辨人的曲直邪正,用角去触有罪或不正的人。后以此典借指执法判断曲直; 也借指执法官员。
用典形式
【豸角】 唐·白居易:“宪府触邪峨豸角,琐闱駮正犯龙鳞。”
【触豸】 元·傅若金:“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骢。”
【獬豸】 唐·李商隐:“凤凰传诏旨,獬豸冠朝端。”
【神羊角】 唐·元稹:“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
【神羊触】 唐·元稹:“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獬豸威】 唐·杜甫:“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獬豸触】 唐·李商隐:“邪同獬豸触,乐伴凤凰听。”

獬豸触邪

典源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法冠,一曰柱后。……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注引 《异物志》 (汉· 杨孚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 闻人论,则咋 (ze) 不正者。” 《太平御览》卷八九。引《说文》 日:“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史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 (wei) 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又引《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神异经》、《述异记》亦载。

释义用法 神话传说獬豸是一种神羊 (牛),可以分辨人的曲直邪正,用角去触有罪或不正的人。后以此典借指执法判断曲直; 也借指执法官员。

用典形式

【豸角】 唐·白居易:“宪府触邪峨豸角,琐闱駮正犯龙鳞。”

【触豸】 元·傅若金:“立朝防触 豸,行路避乘骢。”

【獬豸】 唐·李商隐:“凤凰传诏旨,獬豸冠朝端。”

【神羊角】 唐·元稹:“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

【神羊触】 唐·元稹:“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獬豸威】 唐·杜甫:“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獬豸触】 唐·李商隐:“邪同獬豸触,乐伴凤凰听。”

獬豸触邪

【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法冠,一曰柱后……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xie zhi)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太平御览》卷八九○引《论衡》:“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
【释义】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形状如一角的羊,它能够分辨是非曲直,识别罪人,凡有罪者就用角去顶他。古代执法官吏的帽子称为獬豸冠。后以此典指官吏执法;也借指执法官吏。
【例词】 触豸 神羊 獬豸 獬豸冠 豸冠 豸角 触邪 獬豸触
【用例】
〔触邪〕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兼御史中丞》:“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
〔神羊〕 唐·苏味道《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
〔獬豸〕 唐·齐己《湘中寓居春日感怀》:“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
〔獬豸冠〕 唐·戎昱《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豸冠〕 唐·岑参《送韦侍御先归京》:“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