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气压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气压强物理概念。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大气中由于空气分子撞击而形成的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常用的单位有百帕(hPa)、千帕(kPa)、毫巴(mbar)、毫米汞柱(mmHg)等。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大气温度及密度等有关,一般随海拔高度按指数规律递减。如海拔为0m、500m、1000m、2000m、5000m、10000m的大气压(kPa)分别约101.3、95.5、89.9、79.5、54.0、26.4。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daqi yaqiang大气对其内部某一单位截面或物体单位表面所施的压力。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单位符号为Pa。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它等于纬度45°海平面上,0℃时的大气压。相当于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量度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大气是由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混合而成的,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其周围的空间,形成大约2000多千米厚的大气层。从宏观上看,重力和流动性的影响,使大气对一切浸在其内部的物体都会产生一种挤压作用。远离地球表面时,大气所受重力减小,这种挤压作用也随之减小;从微观上看,大气分子每一时刻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频繁撞击,会产生一种恒定、持续的压力。远离地球表面时,大气分子的数密度减小,其压力也随之减小。17世纪以前,人们曾普遍认为大气不受重力作用,也不会产生压强。1643年,这一错误观念被托里拆利真空实验所否定。1646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推测:若托里拆利真空实验中的水银柱能够单纯地被大气压强支持住,那么海拔高的地方这个水银柱就应该短些。在巴黎50米高的圣·杰克塔作的实验和海拔1600米的多姆山作的实验结果都证实了这一推测。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O.V.格里克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他抽去两个合在一起的空心半球内的气体,通过两个半球被大气紧紧地压在一起的事实,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后,大气具有压强的观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在海拔2000米以下,每升高10米,大气压强大约降低111帕。在一定温度下,若将大气近似当作理想气体对待,则大气压强p随数密度n或高度z的变化规律为p=nkT=p0e ☚ 压力计 连通器 ☛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Daqi yaqiang简称大气压。是空气对浸在其内部的物体或对其内部某一面积产生的压强。自来水笔所以能吸墨水,抽水机所以能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都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大气压的国际单位是帕(Pa)。较为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它等于纬度45°的海平面上,0℃时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 325帕,这一数值与760毫米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由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构成的大气层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被束缚在地球周围,其延伸的高度达几千千米。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层空气要受到上层空气的挤压而被压缩,特别是紧靠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被压缩的更厉害。所以浸在大气内部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这种挤压作用,表现为大气对地球表面及地面上的物体都要产生压强。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这是因为远离地球表面时,大气所受重力减小,因而挤压作用也随之减小。从微观上分析,大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大气分子只能在地球附近的空间中活动,并频繁地撞击地球表面,因而便会产生一种恒定的、持续的压力。在远离地球表面处,空气稀薄,大气分子的数密度减小,因而这种由撞击而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减小。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此外,大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寒潮到来时,气压要升高;台风到来时,气压要降低,因此测量大气压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 ☚ 帕斯卡定律 浮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