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猴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猴头6227猴子。吴语。浙江温州〖〗、绍兴。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威风凛凛,我魂灵水也没有带哉。」

喉头;猴头

◉ 喉头hóutóu  介于咽和气管之间的部分,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构成,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例〉~发炎/ ~发痒,老是想咳嗽。
◉ 猴头hóutóu  真菌的一种,形状像猴子的头,生长在树上,可以吃,也可入药。〈例〉~菇/ 买了一斤~炖肉/ ~烫火锅味道很鲜。

猴头hóu·tou

猴子,戏称顽皮的小孩:贾芸进入院内,把脚一跺,说道,“~们淘气,我来了!”(二四·546)

猴头hóu tóu

旧时造船业谓绳套。《切口·造船匠》:“猴头: 帆绳套子也。”

猴子

猴子

猴(~头;猫~;飞~;指~;吼~;金丝~;黑叶~;红面~;长尾~;卷尾~;眼镜~) 猢(猢狲) 狲(狲猴) 猿(清~;大~;褐~;黑~) 山都 王孙 胡孙马骝 马留 马流 马犹 惺惺奴尾君子
猿猴类动物:狒狒 猩猩 山魈 山狖 山狙 猿狙 猿狖 猿揉 猱狖 猱玃
猿猴:猿 鞠侯 黑衣郎
霜夜的猿猴:霜猿
猕猴:马猴
长尾猿:蜼 猓然
黑色的长尾猿:
一种灰褐色的猴:狙 猕猴
古书上说的猴:狖 狙 狨 禺 猱(猱玃)
善于攀援腾跃的猿:飞猿

☚ 鹿   鼠类 ☛

猴头bear's head; hadgehog hydnum

一种子实体覆有菌刺,状如猴头的低温型木材腐生菌,以不规则的群体生长在林间树上,属齿菌科(Hydna.ceae)猴头菌属。学名 Hericium erinaceus (Bull.)Pers.,别名刺猥菌。每100克干猴头菌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纤维6.4克。猴头菌对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神经衰弱等症有较好疗效。所含猴头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60年代初,上海食用菌研究所首先驯化栽培猴头菌成功,70年代中期上海科研、生产单位以猴头菌丝体为原料制成猴菇菌片,经药理及临床试验,肯定其对某些消化道疾病的疗效。80年代,浙江等地开始进行猴头子实体的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浙江等地。
猴头子实体肉质,扁半球形或头状,宽5~10厘米,新鲜时白色,干后呈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有密集的下垂长刺,刺针形,长1~3厘米,子实层周围生刺。孢子无色光滑,球形或近球形,有油滴,5.5~7.5×5~6微米。在自然界,猴头生于多种阔叶树的枯木上。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32℃,21~25℃最为适宜,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2~24℃,15~20℃最为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以65%左右为宜,子实体阶段需空气相对湿度85~95%。猴头比其他常见栽培食用菌更喜酸性环境,最适pH值为4.0左右。猴头为好气性真菌,良好的通气状况是子实体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


猴头菌


子实体培养: 采用木屑、棉子壳、米糠(或麦麸)培养基培养。菌丝培养温度25℃左右。子实体培养温度15~20℃。要求培养室通气良好,空气相对湿度85~95%,并需50~150勒克斯的弱光。培养容器可采用玻璃瓶或塑料袋。
药用菌丝体培养: 猴头菌丝体和子实体的药效相同,制药时多以菌丝体为原料。菌丝体培养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固体培养的培养基为甘蔗渣(或甘薯渣)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70%,25℃±3℃培养。菌丝体生长结束后,将菌丝体从瓶中掏出,及时快速晒干。然后加工制成药片; 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由黄豆饼粉、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组成。发酵温度25~28℃。发酵周期48小时,滤出菌丝体、加水浸煮,提取猴头菌多糖,制成药片。发酵液中也有多糖,经提纯后亦可制成药剂。
猴头

猴头

大兴安岭东南坡连绵成片的蒙栎林是猴头的家乡。猴头是真菌的一种,属于单子菌家族,齿菌科,子实体肉质,子实体生长以18-20摄氏度为宜。猴头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的功能,可治疗消化不良和胃溃疡。猴头中含有抗癌物质,对食道癌有一定抑制作用。猴头还可烹制多种野味佳肴。

☚ 佳木斯骨折挫伤散   榛蘑 ☛

猴头

猴头

产于满洲里市。将柄蒂除去,将鲜猴头洗净切片,可清炖,也可荤炒,上盘后一丝丝褐色针状肉刺清晰可见,脆嫩香醇,鲜美无比。晒干的猴头,经水泡切片烹调,同样鲜美。制汤时,将切好的猴头片趁水沸放下,沸后放盐及搅碎的蛋汤,再沸立即盛起,就能保持色、香、味。如果是红烧猴头,更是色美味香,脍炙人口。猴头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又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具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之功效。

☚ 草原蘑菇   发菜(地毛、龙须菜) ☛
猴头

猴头houtouHericiumerinaceus

真菌门、担子菌纲、猴头菌科、猴头属。子实体肉质,扁平球形或头状,宽5~10(20)厘米,新鲜时白色,干后浅黄色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子实体表面有针形长剌,长1~3厘米。子实层生于剌表面。整个子实体外观形状似猴头,故名。担子无隔,担孢子无色,光滑,球形或近球形,有油滴。生于栎、胡桃及其它阔叶树立木或腐木上。产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河南、甘肃、四川、浙江、广西、西藏等地。猴头为一种名菜和名贵滋补品,有 “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临床观察,对治疗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有明显效果,而且可提高人体抗癌能力,并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现在已在我国有广泛的人工栽培。


图80 猴头

☚ 毒伞   灵芝 ☛
猴头

猴头

球状食用菌。因干制后褐黄色、根大顶尖,形似猴脑,故名。清时又名麋尾,以其形似糜鹿尾巴尖而名。东北地区又称“对脸蘑”、“虎守蘑”。它分布于从东北到西南的山区。三千多年前,就已被采食。三国时《临海水土异物志》便有了“宁负干石之粟,不愿负猴头羹臛”的记载。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将之列入食菌加以详记。清代,猴头传入宫中,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猴头入菜的制法,古法不多见,仅有清末《御香飘渺录》提到了蒸、炖、炒、煎及作汤。目前常见做法是:扒猴头,如扒海参猴头,扒火腿猴头蘑等。也有炝猴头板筋、红焖猴头、烧猴头、氽猴头鸡片、砂锅猴头等,至于蒸、炒、烩、熘、拌诸法皆见用。烹饪时讲究发制 (清水漂洗、泡发) 与刀法。

☚ 苓   桑鹅 ☛
猴头

猴头Hericiumerinaceus

又称“猴头蘑”、“猴头菌”。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食用和药用的名贵真菌。子实体肉质,新鲜时白色,干后黄褐色,直径5~10厘米。除基部外,都生有密集下垂的针状肉质长刺,直达1~3厘米,粗约1毫米,外貌好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自古就与熊掌、燕窝、鱼翅齐名为“四大山珍海味”。多分布在东北、华北、河南、甘肃、四川、浙江、广西等省,主要生长在栎、胡桃等立木或朽木上。既为珍馐名菜,又是优等滋补品。对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长期神经衰弱的老年患者最为适用。由于含有糖类和多肽类等物质,对胃癌患者有一定明显疗效。现已用阔叶树的锯木屑进行人工栽培。最适温度为18~20℃。


猴头

☚ 白木耳   瓜果 ☛
000008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