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猛火油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噴衝具 > 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  měnghuǒyóuguì

以火藥作引燃劑之噴火兵器。銅製,主要由盛火藥之火樓、盛猛火油(石油)之方形櫃、裝有拶絲杖(活塞)之横筒(油缸)、連接油櫃與横筒、起供油回油作用之卷筒等組成。用時,先於火樓中裝入慢燃火藥,烙錐點火,使火樓成高温區,并預熱噴油渠道,再手拉活塞桿向後,使櫃内油升入横筒。然後猛推活塞桿向前,將猛火油壓出,經火樓遇熱引燃,從噴口噴出烈焰。創製於五代至宋初,主要用於守城與水戰。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火攻》:“以熟銅爲櫃,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細,尾開小竅,大如黍粒。首爲圓口徑半寸。櫃旁開一竅,卷筒爲口,口有蓋,爲注油處。横筒内有拶絲杖,杖首纏散麻,厚半寸,前後貫二銅束約定。尾有横拐,拐前貫圓掩,入則用閉筒口。放時以杓自沙羅中挹油,注櫃竅中,及三斤許。筒首施火樓,注火藥於中,使燃。入拶絲杖,放入横筒,令人自後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樓中出,皆成烈焰……凡敵來攻城,在大壕内及傳城上頗衆,勢不能禦,則先用藁爲火牛縋城下,於踏空版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於上流放之,先於上流簸糠粃熟草以引起火。”參閲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十》。

猛火油櫃

(《武經總要》)

猛火油柜

宋军用器械名。以熟铜为柜,中贮猛火油(石油)约三斤为燃料,故称“猛火油柜”。下有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连一横筒,为密闭压缩器,皆于柜中相通。横筒内有拶丝杖,顶端缠散麻为活塞,后有拐,前端装一火楼,内贮火药。发射时,军士抽动拶丝杖,压缩空气,使柜中猛火油经卷筒,自尾部“小窍”进入横筒,随即以烧红烙锥点燃火楼中火药,猛火油从横筒流经火楼,即成烈焰,喷射敌人。为最早的火焰喷射器,多置于城上,以喷烧攻城之敌及其攻具;水战中,则于上游施放,以焚烧敌浮桥、船舰。

猛火油柜

北宋军队所用喷火器械名。为最早的火焰喷射器。以熟铜为柜, 中贮猛火油(可能为石油)约3斤为燃料,故称“猛火油柜”。下有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连一横筒,为密闭压缩器, 皆与柜中相通。横筒内有拶丝杖,顶端缠散麻为活塞,后有拐,前端装一火楼,内贮火药。发射时,军士抽动拶丝杖,压缩空气,使柜中猛火油经卷筒, 自尾部“小窍”进入横筒,随即以烧红烙锥点燃火楼中火药,猛火油从横筒流经火楼,即成烈焰喷射敌人。多置于城上,用以守城或用以水战中焚烧敌舰船和浮桥。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火攻》: “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