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形容沉著镇定,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自若。不迫:不急促,不紧张。 [出处] 《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宋·朱熹《朱子全书》:“只是说行得自然如此,无那牵强的意思,便是从容不迫。” [功能、例句] ❶ 作状语。 高尔基《母亲》二部二十九章:“老头从容不迫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用好像生气的眼光注意地望著母亲的脸。” ❷ 作谓语。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上任》:“冀申风度老练,从容不迫,他就是要叫乔光朴、石敢看看他主持党委会的水平。” [附条] “从容自若”。何为《第二次考试》。 [同义] 处之泰然 泰然自若 不卑不亢 [反义] 惊惶失措 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