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狗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道路館驛部 > 館驛 > 狗站 狗站 gǒuzhàn 元明時黑龍江下游地區所設邊防驛站。因以狗拉雪橇傳遞物資、公文,故稱。每站設站户二十,馴犬二百,爬犁車四十。始建於元·至元年間,南起哈爾賓之末魯孫站(今黑龍江庫輦河口附近),北至奴兒干之末吉站(今亨滚河口北岸附近)共十五站,站距八九十里。明永樂年間,因奴兒干地區衛所增多,使命往來頻繁,發展爲二十三站,向南延伸至烏蘇里江口處。《元史·兵志四》:“遼陽等處中書省所轄……狗站一十五處,元設站户三百,狗三千隻。”元·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狗站》:“[征東行省]須用站車,每車以四狗挽之。”《永樂實録·四十年十二月》:“置木魯罕山衛于掃鄰狗站。”參閱《元史·世祖紀》、《經世大典·站赤》、明·陶宗儀《輟耕録·狗站》、叢佩遠《黑龍江下游地區古代的狗國與狗站》(《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2期)。 狗站元朝所置站赤(即驿站)之一种。元朝经略东北地区,在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开辟了由此通往中原地区的驿道。为了加强驿道运输,从末鲁孙站(今苏联库契河入黑龙江的河口附近)至未末吉站(今苏联亨滚河入黑龙江处北岸) 之间设置狗站15个,冬季以狗拉爬犁行于冰道上,运物载人。每站置站民20户,狗200只,狗车(爬犁)若干辆。“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宽二尺许,以数狗拽之”。 狗站 狗站元代以狗引雪橇为运载工具的驿站。主要分布在辽阳行省北部的努尔干一带 (今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入海口一带)。计有狗站十五处,站户三百户。站户的主要职责是饲狗,引狗牵橇从事官府指定的运输通讯任务。 ☚ 步站 火牌 ☛ 狗站 狗站元代驿站之一种。以狗牵引车橇作为交通工具的驿站。分布于辽阳行省奴儿干一带。因其地高寒,长年冰雪盖地,故设狗站。每车橇用四只狗牵引,各站均备有狗。该地所设15处狗站,原有300站户,养狗3000只。后因管理不善,文宗年间实有289站户,狗仅218只。 ☚ 牛站 站赤 ☛ 狗站中国古代驿站名。站赤的一种。元明驿站分陆站、水站和海站,又各分为牛站、马站、车站、轿站、江船站、狗站等。元辽阳行省自海西东至黑龙江口设驿站54,其中第三十二号药乞站以下均称狗站。其地冬季大雪漫天,时间较长,站户以犬曳小舆(俗称“爬犁”),载使者行冰上,因故得名。其制:每站设站民20户,狗200只,“狗爬犁”若干辆。狗爬犁,又称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1丈,阔2尺许,以狗数条或10余条曳之。清代赫哲族习于用此,名为“冰床”,赫哲语称“托尔基”。史载此滑行工具“形如小车而无轮,以细木性软者削两辕,前半翘起上弯,后半贴地处置四柱与四框,铺以板。如运重物,则于上弯处驾犬,2人在上,以鞭挥之,其速愈奔马。”以一雄狗作先导,各“狗头”,行止转弯,悉谙人性,如令而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