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狒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狒狒3506比喻言语轻浮而好冒险的人。江淮官话。湖北浠水〖〗。

狒狒fèifèi

哺乳动物,像猴,尾细长,毛浅灰褐色,常成群觅食。多产在非洲。

狒狒fèifèi

〈名〉一种灵长类哺乳动物,身体形状像猴,杂食,群居,多产于非洲。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猴科 > 狒狒
狒狒  fèifèi

亦作“費費”、“”、“髴髴”,亦稱“梟羊”、“嘄羊”、“山都”、“𤟤𤟤”、“山𤟤”、“土螻”、“人熊”、“山大人”、“野人”、“山魈”、“𥝃”。獸名。猴科。雄性體長近一米,尾細。雌性體小,吻大。四肢粗壯,等長,反踵,各趾皆有銳爪,能握物。被髮,毛色灰褐。棲于荒漠石山,群居。雜食野果、昆蟲及爬蟲。分佈於我國的粤桂川湘贛一帶。《爾雅·釋獸》:“狒狒,如人被髮,迅走,食人。”郭璞注:“梟羊也。《山海經》曰:‘其狀如人,面長脣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交廣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長丈許,俗呼之曰山都。’”《逸周書·王會》作“費費”。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毛篇》:“狒狒,飲其血可以見鬼,力負千斤,笑則上吻掩額,狀如獼猴,作人言如鳥聲,能知生死,血可染緋,髮可爲髲。”唐·謝無量《溯江還蜀奉寄會稽山人》詩:“笑工依狒狒,語好亂狌狌。”《爾雅翼·釋蟲》:“狒狒,一名,亦作𥝃,一名𤟤𤟤,一名梟羊,嘄羊,一名山𤟤,俗謂之山都,北方謂之土螻。周成王時州靡國嘗獻之。”《方輿志》:“狒狒,西蜀山中亦有之,呼為人熊……關中沙縣幼山亦有之,呼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渊鑒類函·獸部》作“髴髴”。

狒狒

狒狒【同义】总目录


狒狒人熊山大人吐喽
猴子

猴子

猴(~头;猫~;飞~;指~;吼~;金丝~;黑叶~;红面~;长尾~;卷尾~;眼镜~) 猢(猢狲) 狲(狲猴) 猿(清~;大~;褐~;黑~) 山都 王孙 胡孙马骝 马留 马流 马犹 惺惺奴尾君子
猿猴类动物:狒狒 猩猩 山魈 山狖 山狙 猿狙 猿狖 猿揉 猱狖 猱玃
猿猴:猿 鞠侯 黑衣郎
霜夜的猿猴:霜猿
猕猴:马猴
长尾猿:蜼 猓然
黑色的长尾猿:
一种灰褐色的猴:狙 猕猴
古书上说的猴:狖 狙 狨 禺 猱(猱玃)
善于攀援腾跃的猿:飞猿

☚ 鹿   鼠类 ☛

狒狒sacred babbons

哺乳纲,灵长目,猴科。雌、雄性大小差异悬殊,雄狒体格魁梧,直立达1m余,四肢粗壮有力;雌狒甚小。头皆大,吻部延长似狗,鼻孔生在吻端。犬齿发达。面部呈肉色。栖于草原、半沙漠地带或树林中。群栖。社会行为复杂。杂食各种野生植物、昆虫和小型爬行类,有时也成群盗食庄稼,造成很大的破坏。分布于非洲及阿拉伯半岛。如熊狒狒(Papio ursi-nus),体最大,暗灰黑色。几内亚狒狒(P.papio),体最小,毛赤褐色。黄狒狒(P.cynocephalus)、绿狒狒(P.anubis)等。

狒狒

狒狒feifeiPapio hamadryas

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身体雄大雌小,极为明显。头大尾细,四肢粗壮。吻部雄长雌短。面部肉色,光滑无毛,体毛呈浅灰褐色,手脚均为黑色。雄性自头部两侧至肩部分披有长毛。群居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半沙漠地带树林稀少的石山上,杂食性,以各种野生植物、昆虫及小型爬行类为食,有时盗食农作物。

☚ 台湾猴   黑叶猴 ☛

狒狒fèi fèi

《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狒狒(7)。药名。参见“狒狒肉”条。

狒狒

babo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