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黄的稻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赏析】 女诗人郑敏是一位深受外国诗风影响的作家,特别是法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她是40年代活跃在国统区的“九叶诗派”成员之一。“九叶诗派”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主张诗歌超越现实,不追求对生活的再现,有意隐去感情的直接表达,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意象即相当的外界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意志和情感,这样来客观地和间接地表现诗人的情思。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诗歌美学的追求。本诗以客观事物——金黄的稻束引起深思,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这首诗的诗意拥有一种深沉的境界。诗歌的一开头,便以一系列描写展示出不少意象,有站在割过的田里的金黄的稻束、无数个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有高耸在树巅上的满月,有暮色中的远山,这些构成了一幅幅静穆幽远的图画,这是以秋季田野和地上的稻束的描绘。由田里的稻束而联想到静默的母亲,这种联想自然而带有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景色的描写与心理的感受融为一体,以静穆的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感受,又以带有深深敬仰的感情的眼光去描绘身边的景色,两者水乳交融,真实自然。在这种描写之后,诗人又自“静默”而转向带有哲理意味的语言叙述。这种转换并不使人感到突兀生硬。因为这“静默”是对暮秋田野图画的感受,也是由诗人的整个情思引来的感受。诗人把稻束比作母亲,由此而引发了她下面的哲理性思考。低重的稻穗仿佛是“肩荷着伟大的疲倦”的母亲在低首沉思,田野是静默的,母亲也是静默的。在一片静默之中,诗人不由为母亲,为历史,也为一种思想感慨万端。永恒的母亲的形象被赋予了超越历史的光辉,成为了人类的一种思想。而这思想究竟是什么? 诗人没有说,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是感慨于“疲倦的母亲”的孤寂冷漠呢,还是提醒人类不应对她们有所忽视呢? 抑或是由静默的母亲而想到了什么具有永恒意义的形象?这种带有哲理意味的沉思不靠直抒胸臆表现出来,而是借用客观的象征体来暗示。所以,我们在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时,不要把它当成是纯粹的抒情,而要理解夹在感情中的哲理成分。


诗歌《金黄的稻束》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这里的“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逾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是收割过的田野的景象。诗人看到的不是“丰收”,而是“疲倦”。稻束静默地伫立在田野上,不再舞蹈,不再喧响,也没有人来;它们像一个个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而无所表示,这是一种多么博大深厚的爱情,这是一张张苍老而“美丽的脸”!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它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这种“伟大的疲倦”作为一种人类精神,被寄寓在“金黄的稻束”那里,使它成为坚实浑重的“雕像”。这是永恒的奉献者漫长的隐忍者深重的忧患者们的“雕像”。世界的苦难使他们难以承受重荷,但崇高的奉献精神又一次次召唤着他们如期而至。在光秃秃的收过的原野上,在无家可归的世界上,稻束和那些稻束般凝重疲倦的先觉者,是永远醒着的孤单的灵魂!“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罗丹《思想者》雕塑式的“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是在回忆往昔的风雨?是在伫望未来的日子?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这样一来,“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变得神秘起来,你可以添进去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惟一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逾时空,在这种难言的“静默。静默”之中,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哦,我们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正冉冉升起,正光彻肺腑……那是什么,是“人类的 一个思想”!诗人战栗了,我们也战栗了,仿佛最后的审判日已经到来,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短暂;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都在这里被最终裁决!
 此诗在平凡的景物中,凝铸了神圣的感情,这是伟大思想者的颂歌,这是无私奉献者的颂歌。这是历尽沧桑的人类始终不渝的那颗大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