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犬Quǎn

《中国姓氏辞典》据《菲华日报》 收载。其注称: “今台湾有此姓。”报载张勇 《台湾怪姓趣谈》称:“有趣的是,十二生肖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台湾都有人姓。但是姓狗的是姓 ‘犬’。所以就有人姓犬,人家雅称他 ‘狗大哥’ ……”未详其他。

犬quǎn

❶狗。《史記》賈誼《弔屈原賦》:“使騏驥可得係羈兮,豈云異乎犬羊。”
❷舊時自稱謙詞。見下。

清代寓言。王晫著。 《杂著十种·寓言》:城之东偏,民家畜一犬,甚羸。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矣。
民乃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

☚ 不满叱髑髅   五丁之怒 ☛

 城之东偏,民家畜一犬,甚赢。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矣。民让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

——《杂著十种·寓言》


 【意译】
 某城的东边,有一平民家养了一只狗,十分瘦弱。一天夜晚,邻居突然大烧,火势一直延伸到那人家。那时他们正在熟睡,狗接连吠叫都没有察觉,那狗去扯盖在他们身上的棉被,他们照样在那里酣睡。狗便盘踞在床上将嘴巴贴近他们的耳朵大声嗥叫,他们才惊醒。看到满屋子烟火弥漫,主人急忙叫妻子与女儿奔出,这时屋子都已化为灰烬了。那人对自己的亲人说:“我们家里贫穷,这狗经常不能吃饱,没想到今日能够使我们四人免于灾难。那些每天奢侈地享受他人的酒食,却又不肯顾及他人忧患的人,他们与这狗相比较相去是多么遥远!”
 【解说】
 世上确乎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无功受禄,不断地接受别人的馈赠、邀约、宴请,可当别人一旦有难时,他们漠然处之,袖手旁观;或者怕连累自己,逃之夭夭;更有甚者,落井下石,反目为仇。这些人确实还比不上奋力求救主人于困厄之中的那只狗。施恩不望报固然是一种极伟大的美德,人生也远不是一种庸俗的交换。对于别人的盛情厚意应该铭记在心,永志勿谖,但也不要仅仅因为受了别人的恩惠才去报答别人。只要是人民,是自己的朋友、同志,他们一旦有难,即使未曾给过自己什么好处,也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相反,那些曾经给过自己益处,但现在已是人民的敌人、民族的败类那样的一些人,也不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应该规劝他们改邪归正,弃暗投明。如果本来就是人民的敌人,民族的败类,当初就不应该存有不健康的心理,贪求他们的施舍,当不食嗟来之食,因为他们的施舍实际是一种糖衣炮弹,人们不应该不分是非黑白,与他们讲究礼尚往来。本文作者抹杀了施恩与报恩中实际存在的阶级性,肯定抽象的人性,要人们像狗那样无条件地忠实于自己的主人,这显然是一种封建观念。不过作者借此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 因此仍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关名言】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刘向


 趋炎附势的小人, 不可共患难。

——英国·拜伦


寓言《犬》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城之东偏,民家畜一犬,甚赢。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矣。民让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

——《杂著十种·寓言》


 【意译】
 某城的东边,有一平民家养了一只狗,十分瘦弱。一天夜晚,邻居突然大烧,火势一直延伸到那人家。那时他们正在熟睡,狗接连吠叫都没有察觉,那狗去扯盖在他们身上的棉被,他们照样在那里酣睡。狗便盘踞在床上将嘴巴贴近他们的耳朵大声嗥叫,他们才惊醒。看到满屋子烟火弥漫,主人急忙叫妻子与女儿奔出,这时屋子都已化为灰烬了。那人对自己的亲人说:“我们家里贫穷,这狗经常不能吃饱,没想到今日能够使我们四人免于灾难。那些每天奢侈地享受他人的酒食,却又不肯顾及他人忧患的人,他们与这狗相比较相去是多么遥远!”
 【解说】
 世上确乎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无功受禄,不断地接受别人的馈赠、邀约、宴请,可当别人一旦有难时,他们漠然处之,袖手旁观;或者怕连累自己,逃之夭夭;更有甚者,落井下石,反目为仇。这些人确实还比不上奋力求救主人于困厄之中的那只狗。施恩不望报固然是一种极伟大的美德,人生也远不是一种庸俗的交换。对于别人的盛情厚意应该铭记在心,永志勿谖,但也不要仅仅因为受了别人的恩惠才去报答别人。只要是人民,是自己的朋友、同志,他们一旦有难,即使未曾给过自己什么好处,也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相反,那些曾经给过自己益处,但现在已是人民的敌人、民族的败类那样的一些人,也不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应该规劝他们改邪归正,弃暗投明。如果本来就是人民的敌人,民族的败类,当初就不应该存有不健康的心理,贪求他们的施舍,当不食嗟来之食,因为他们的施舍实际是一种糖衣炮弹,人们不应该不分是非黑白,与他们讲究礼尚往来。本文作者抹杀了施恩与报恩中实际存在的阶级性,肯定抽象的人性,要人们像狗那样无条件地忠实于自己的主人,这显然是一种封建观念。不过作者借此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 因此仍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关名言】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刘向


 趋炎附势的小人, 不可共患难。

——英国·拜伦

读音q·üan(ˇ),为ü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苦泫切,上,铣韵。
❶狗。古时,犬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用。
❷谦称,旧时臣下对君上的谦称。《汉书·赵充国传》:“臣位至上卿……犬马之齿七十六。”
❸谦称,特称自己的儿子。如:犬子;犬名。

上一条: 下一条:

〔quan〕 dab ghuoud.
犬齿 〔quan chi〕 xand ghuoud。
犬牙 〔quan ya〕 xand ghuoud.
犬牙菜 〔quan ya cai〕 reibxand ghuoud.

犬keing31[k′εiŋ]

狗。 也说[犬囝]。

ㄑㄩㄢˇquǎn0663怒。客话。广东梅县。《客家情歌精选・唔曾看真连差哩》:「打狗径断棉车索,因为惹~正断情。」

犬quan

狗。《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望:互相看得见。)

犬quǎn

像狗。狗
 △ 警~|猎~∣~马之劳。

犬quǎn


狗,家畜。犬齿锐利,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牙︱~马︱猎~︱牧~︱警~︱军~︱鹰~︱~马之劳︱~牙交错︱鸡~不宁︱鸡~不留︱蜀~吠(fei)日︱桀(jie)~吠(fei)尧︱声色~马︱丧家之~︱鸡~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犬quǎn

狗:警犬│牧羊犬。

(3次) 狗。家畜名。邑~群吠兮《章·怀》 又何以异虖~羊《惜》 岂云异夫~羊《弔》

犬quǎn

狗。听觉、嗅觉灵敏,性机警,易于训练。因是寻常所见的动物,故常比喻世俗之人。《怀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王逸注:“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亦以其行度异,故群而谤之也。”

犬quan

犬齿 犬口1 犬马 犬儒 犬牙 犬子 警犬 猎犬 鹰犬犬瘟热 狂犬病 军用犬 犬马之劳 犬牙交错 犬牙相制 鸡犬不宁鸡犬升天 蜀犬吠日 鸡呜犬吠 画虎类犬 丧家之犬2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犬quǎn

狗,比喻恶少:壮士须防恶~欺,三齐位定盖棺时。(五一·1182)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犬科 > 犬
犬  quǎn

即“狗”。其稱始見於秦漢典籍。犬科。爲人類最早馴養之家畜。口大,齒銳,爲禦攻嚼骨之利器。舌薄長,可舔食,散熱。鉤爪,善跑。聽嗅覺靈敏。性機警,易馴養。依用途分爲牧羊犬、獵犬、警犬、守家犬、玩賞犬、食犬等。《爾雅·釋獸》:“熊虎醜,其小狗。”《禮記·曲禮上》:“效犬者,左牽之。”孔穎達疏:“然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犬,小者爲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狗》:“[集解]時珍曰: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食犬肥供饌。”

犬【同义】总目录


犬黄耳护儿地羊守门使虎酒家兽

犬quǎn

〖名词〗
家禽名。即“狗”。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7)。《庄辛论幸臣》: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发现了兔子再回头去放狗,为时并不晚。《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那末夏桀的狗可以让它对唐尧狂吠,跖的门客可以使他去行刺许由。《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

犬quǎn

狗。《老子》:“邻国相望,鸡~之声相闻。”用于谦称或蔑称。《春秋繁露·郊事对》:“臣~马齿衰。”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羊残丑,消沦山谷。”

*quǎn

C8AE
❶家畜名,狗。
❷旧时用于自谦或贬斥他人:~子。

狗(白~;黄~;洋~;土~) 犬(~马;猎~;军~;警~;鹰~;鸡~;狂~;黄~;守~) 尨 黄耳 乌龙 地羊 地厌 护儿 豺舅 家兽 白望 守门使 留君子 戍生命
育子的母狗:乳狗
公狗:牙狗 雄狗
阉割过的狗:
小狗:猧(猧子;猧儿) 乳狗
少壮的狗:狡(狡犬;狡狗)
放牧用的狗:牧犬
短嘴狗:猲 獦
短尾狗:厥尾
哈巴狗:哈叭 巴儿狗
吠叫的狗:吠尨
善叫的狗:吠犬
看门守户的狗:吠狗 阍犬 守门狗
黑色的狗:黑犬 卢犬
青色的狗:仓狗
野生的狗:野狗 浪狗
古代北方的一种野狗:豻(青~)
好的狗:良犬 卢鹊 韩卢 韩庐 茹黄
健壮的狗:
少壮的狗:
强健的狗:
听从主人指挥的狗:周狗
不好的狗:劣犬 驽犬
染上疯病的狗:猘犬 猘狗 狂犬 疯狗狾狗 猰犬
小疯狗:猘子
狗疯狂:

另见:饲养 守卫 狗叫

☚ 狗   猎犬 ☛

他 彼 其(无出~右) 夫 渠 厥之
鄙称他人:犬(豚~) 小子 鼠辈
他的:其(~夫;~舰;~才) 乃 厥
他们:夫 渠辈
他人:人(人家;异人)
敬称他人:马前
他们的:
女性的她:她 伊(~人)
他,她:渠侬
事物的它:它 佗 也 夫 之 渠
他,它:

☚ 自己   人民 ☛

谦辞

谦辞

猥 逊辞 孙辞
对尊长表示谦逊之词:下(~官)
对人谦称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弟;~字) 敝(~友;~舍;~处) 拙(~作;~笔;~译;~妻;~见) 末(~技;~议;~学;~见) 鄙(~意;~见;~计) 愚(~意;~见) 窃(~意;~见) 贱(~躯;~羔;~姓) 犬(~儿)寒(~门;~舍;~下) 贫
自称性拙的谦词:鸠拙
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 刍言
 不明事理的言论。谦词:瞽言
谦称自己的心意:下怀(正中~)
 谦称自己微薄的敬意:杯茗之敬
谦称自己所献的是粗劣、无价值的东西:刍荛之献
谦称自己简单的酒席:不腆之酒
谦称自己言行轻率:冒昧(~陈辞)

☚ 谦辞   称自己才能 ☛

犬quǎn

苦泫切,上铣。
❶本指大狗,也泛指狗类。《战国策·楚特策》:“见兔而顾~,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❷对己的谦称或对人的蔑称。《汉书·孔光传》:“智谋短浅,~马齿臷。”

犬dog

Canis familiaris L.,又称狗。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家畜中最古老的一种。吻长而嘴尖,听觉和嗅觉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犬牙锐利。前肢五指,后肢四指,有爪,尾上卷或下垂。为春秋两季发情,妊娠期约60天,年产二胎,每产2~8仔。寿命15~20年。以食肉为主,亦食其他食物。性机警,行动敏捷。肉可食,毛皮可制皮衣、皮褥等。品种多,按用途可分为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以及挽曳、看门、皮肉用等犬。

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动物。驯养已达1000多年。世界有犬品种300~400个,按用途分为3类:猎犬、使役犬、玩赏犬。犬的体重0.6~60 kg。一般1~2岁成熟,5~8岁开始进入老年期。发情季节为春秋2季,妊娠期约为60d,年产2胎,每胎产仔2~8个,寿命10~15年。

犬quǎn

狗。如:警犬,军犬,猎犬。

犬quǎn

(狗) dog: 猎 ~ hunting dog; hound; 鸡鸣 ~ 吠 the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 barking of dogs — country sounds; 警 ~ police dog; 牧 ~ shepherd [sheep] dog; 丧家之 ~ a stray cur; 通信 ~ messenger dog; 恶 ~ cur; 疯 ~ mad dog; 恐 ~ 病 cynophobia
◆犬病 dog disease; 犬齿 canine teeth; laniarii; 犬吠 bark; 犬马之劳 serve like a dog or a horse; be of service at sb.'s disposal; render one's services; render the services of a dog or a horse; 犬儒 Cynic; 犬牙 canine; canine teeth; laniarii cuspid; fang; 犬牙交错 be zigzag; arranged in crisscross pattern; be very close to and interlocked with; interlocked like dog's teeth; interlocking; jigsaw-like; of jigsaw pattern; rough dentation

dog

官名。商代设置,分置于各猎区,掌考查山林鸟兽活动踪迹及时向王室报告,并引导猎队进行狩猎。其官以所在猎区为名,如“画犬”、“夷犬”等,也可连上人名,如称“画犬中”、“成犬毕”等,总称“多犬”。在商代,田猎除具有经济意义外,负有垦荒、军事演习、搜索敌人等任务,故设置较多,而且有武装配备,被称为“犬师”。

犬quǎn

吠不惊|吠驴鸣|马之劳|牙交错|牙交制

❷ 鸡不惊|鸡不留|鸡不宁|鸡不闻|鸡升天|嫁|狂吠日|烹藏弓|蜀吠日|鹰塞途

❸ 声色马|鹰爪

❹ 放鹰逐|见兔顾|丧家之|兔逃顾

犬,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形。金文前二字形是商代字形,横向。卜辭、銘文或用本義,或用作氏族名。提示: 甲骨文 “犬” 與 “豕”形似,王國維説,腹瘦尾捲者爲 “犬”,腹肥尾垂者爲 “豕”。案:《新甲骨文編(增訂本)》收 “豕”字39例,字形尾部皆下垂,確無尾捲者。但收 “犬” 字45例,其中尾部明顯上捲者僅15例,數據不能證明王説。而《新金文編》收 “犬”字6個字形尾部皆上捲 (作爲偏旁則不統一),“豕”字5個字形皆下垂,支持王説。這説明王説僅在相對時段可以成立,而至少在甲骨文體系中,僅憑尾捲與不捲辨别二字并不可靠。具有啓發意義的是,甲骨文第五字形捲尾之末加有圓圈,可能有提示區别的作用。又,“犬” 與 “狗” 的本義略有不同,“狗”的本義是小犬,金文作,从犬, 丩聲。“丩”後世作“句”,故从句之聲的字多有曲或小之義,如 “駒” 爲小馬,可與“狗”是小犬相印證。或説 “狗”是 “犬” 的方音分化字。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篆隸雜糅,古隸典型。

犬quǎn

甲、金、篆都是象形字。作偏旁写作“犭”,生成的字很多。作意符生成的字有吠、猋。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quǎn
畎(田间的小道)
相关链接
猋(biāo),意思是三只狗竞相奔跑,本义为迅速。以“猋”为声符兼表意的字有“飙”。“飚”同“飙”,“犬”变为“火”可能是讹误。

犬(quǎn)

,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凡犬之属皆从犬。”(苦泫切)
甲骨文有,字形象腹瘦长尾之狗形。卜辞可用为祭牲之义,如:“辛巳卜,品,贞:埋三犬,尞五犬、五豭,卯四牛,一月。”(《前》7·3·3)[1]金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横书,一种竖书。金文中也用为本义,如员鼎:“王令员执犬。”[2]有时也用为族氏名。战国包山楚简作。许慎说的“县蹄”即“悬蹄”。大概指猎犬而言,或云其前足上有一趾不履地。张舜徽云:“古有田犬,有守犬,有食犬。田犬即猎犬也。食犬以供庖膳,故古者犬名羹献也。后世食犬废而田犬亦罕,家所畜者,惟守犬耳。”[3]
古代“犬”组成的词常是谦称和卑称。如“犬马”是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犬马之齿”则指自己的年龄,“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等。
犬部有八十二个属字。如“狗”字下云:“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声。”又如“尨”字下云:“犬之多毛者。从犬,从彡。《诗》曰:‘无使尨也吠。’”又如“默”字下云:“犬暂逐人也。从犬,黑声。读若墨。”又如“類”字下云:“种類相似,唯犬为甚。从犬,頪声。”

犬quǎn

(4画)

*犬quǎn

4画 犬部 狗: 警~|猎~|牧羊~|鸡~不宁|效~马之劳。

犬()


甲骨文合集14323,殷
帝于南犬。

甲骨文合集14332,殷
帝于北二犬卯。

甲骨文合集1811,殷
癸未犬□。

甲骨文合集5676,殷
貞犬㞢眢。

甲骨文合集28877,殷
犬亡災。

甲骨文合集17136,殷
不犬其老。

亞犬戈,殷周金文集成10840,殷
亞犬。

犬爵,殷周金文集成7525,殷
犬。

犬觚,殷周金文集成6647,殷
犬。

觚, 殷周金文集成7287, 殷
亞犬。

子作父戊觶,殷周金文集成6496,殷
犬山刀。

犬父己卣,殷周金文集成4957,殷
犬父己。

丁犬卣,殷周金文集成4826,殷
丁犬。

犬犬魚父乙鼎, 殷周金文集成2117,殷
犬犬魚父乙。

犬父丙鼎,殷周金文集成1565,殷
犬父丙。

車犬父戊爵,殷周金文集成8921,西周早期
車犬父戊。

史犬觶,殷周金文集成6168,西周早期
史犬。

員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695,西周中期
王令𪔅(員)𡙕(執)犬。

侯馬盟書1:55,春秋
犬。

古陶文彙編1.103,戰國
豕它犬。

古陶文彙編3.64,戰國
夻匋里犬。

古陶文彙編3.65,戰國
夻匋里犬。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139,戰國
犬。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109,戰國
犬。

包山楚簡·文書6,戰國
(夏)犬、 新官連囂郙趞、犇(奔)得受之。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33,戰國
禱行一白犬、 酉飤。

新蔡葛陵楚墓·甲一2,戰國
一犬,門一羊。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7,戰國至秦
河(呵)禁所殺犬。

秦印文字彙編
求犬。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雜禁方1,西漢
又(有)犬善皋(嗥)於亶(壇)與門。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34,西漢
犬出十五錢七分六。

居延新簡EPF19.12,西漢
犬𥿉二兩。

漢印文字徵
王犬私印。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出王家錢給犬酒直。

元瞻墓誌,北魏
吴人息烽,夜犬莫吠。

元寳建墓誌,東魏
内無聲色之好,野絶犬馬之娱。

楊執一墓誌,唐
不戰而犬羊自服。
《説文》: “犬,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 ‘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凡犬之屬皆从犬。”
象形字,甲骨文與早期金文酷肖狗側面之形,後字形線條化。漢代已偶見與今隸形同字形。實物文字中多用其本義。

☚ 犬部   狗 ☛

犬quǎn

甲骨文、金文至小篆的象形字。商代金文族徽字象狗形。甲骨文刻画轮廓(叫双勾,腹部两画),因组字成句成行,侧立,如豕、马、虎、象等字都侧立,避免占位置太宽,妨碍两旁行列的字。作,晚期以后腹部单画。马、虎等字也都如此。小篆再笔画弧形曲折,就有些不象,作。 东汉以后隶楷把狗的耳朵变一点,作犬,就更不象形了。战国以后有狗字,形声。犬与狗古代旁纽双声。古代犬特指大狗。是人类较早驯化的家畜。组词如:猎犬|警犬|犬齿(指人的门齿两旁的牙,上下各有两枚)|鸡犬(如:鸡犬相闻|鸡犬升天)。

犬★常◎常


quǎn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狗形,隶定为“犬”。狗,一种常见的家畜。
【辨析】
❶以“犬”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兽(特别是犬)有关,大致可分为五类:a.指兽(犬)的名称,如“獸(兽)、狗、狼、狐、猿、猴、狍、猩”;b.指兽(犬)一样的性情,如“猛、狂、狰狞”;c.指兽(犬)的动作,如“吠”“狺”;d.指人对兽施加的动作,如“狩、猎、獲(获)”;e.古代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如“狄、猺(今作“瑶”)、獞(后作“僮”,今作“壮”)”。
❷以“犬”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quǎn:畎。

(quǎn)

上象頭、耳,下衹兩足者。凡善走之物,多作兩足,如兔兕之類;或曲其足,如鹿㲋之類。疾走則足曲,且走既疾則恍忽衹見兩足也。
【按】㲋,音chuò,一種象兔而比兔大的青色的獸,見下。

隶quǎn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一只头朝上,尾朝下,腿朝左的狗。小篆字形讹变,隶、楷字形从之,原形不显。
【释义】《说文》:“狗之有悬蹄者也。”本义是狗,古代特指大狗。犬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既可作人类狩猎的助手,也担当看家把门的重任。汉字中不少兽名以及与野兽、狩猎有关的字都从“犬”,如狼、狐、狸、猿、猴,狩、猎,猛、狂等。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犬马之劳]常作为表示对主子或他人尽力的谦辞。与此同时,“犬”又是传统文化中奴性的代名词,故不少与犬或狗有关的词语多含贬义,如[鹰犬]本指捕猎时追捕野兽的鹰和狗,后多用来比喻受指使而纵威逞虐的人。至于[狗仗人势]、[狐群狗党]、[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眼看人低]等则更甚。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The character 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is shaped like a dog facing up with its tail downwards.
【original meaning】Dog,especially the big dog in old time.犬 is one kind of the earliest domesticated animals.They help people hunting and watching the house.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about beasts or hunting with a 犬.

*犬k’ewan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 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十篇上)
象犬之形。

☚ 幻   片 ☛
000009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