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墼土积tòu jǐ也作“土堲”。火烧过的土。今泛指灰尘、尘粒。例:路上~大,灰尘乱飞,浑身都落满了~。 ❍ 桌子上~一铜钱厚。 《玉篇》:“火塾(熟)曰堲。”《广韵》:“墼,土墼。” 土墼一0201名土坯。⑴胶辽官话。山东潍县。⑵晋语。山西柳林〖 〗、榆社〖 〗。⑶西南官话。云南建水〖 〗、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宫室》:「昭人谓以土筑之成长形块状如砖而厚者,曰~。」⑷吴语。江西玉山。   砖 砖砖(砖头;砖石;~瓦;红~;青~;花~;瓷~;方~) 甓 甃 堶瓴甋 一块砖:砖块 瓴甓 陶土烧的地面砖:缸砖 井砖:瓽 砖瓦、陶瓷等制作过程中,用原料做成器物的形状:坯(瓦~) 墼 砖坯:土墼 陶瓷器的坯胎:陶范 陶坯 (用黏土烧制成的建筑材料:砖) ☚ 建材 瓦片 ☛ 土墼 土墼即经太阳晒干未烧过的砖坯。其制法是先用木板做成无底无盖的四框,再将和好之泥压入框内压实,然后将木框提起,土块即留地下,将之晒干就成土墼。这就是颜注《急就篇》里所说的“墼者抑泥土为之,令其坚砌也”。土墼早见于商末周初,其名则始于汉代。汉代以土墙为主,个别建筑用土墼,西安就有土墼墙的遗物。砌土墼墙不同于砖砌,砌置时,宜一立一平,外抹泥灰,以防雨水。其特点是经济耐用。 ☚ 女儿墙 马头墙 ☛ 土墼tǔ jī《本草纲目》土部第7卷土墼(5)。古药名。传统以贝壳和煤煅烧制石灰,其石灰窑中所剩的煤渣即为土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