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清热剂之一。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另研)10克、生地黄150克、赤芍药60克、牡丹皮45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50~400克;猪、羊40~60克。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血分证或热入血分。方中犀角(可用10倍量的水牛角代)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协助犀角清解血分热毒,并能养阴,以治热甚伤阴,为辅药;赤芍药、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增强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瘀血停滞,为佐使药。诸药相合,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不耗血,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不留瘀。 本方是治疗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症的重要方剂。临证可随症加减:鼻衄者,加茅根、侧柏叶以凉血止血;便血者,加地榆、槐花以清肠止血;尿血者,加茅根、小蓟以利尿止血;心火盛者,加黄连、黑栀子以加强清心泻火。《抱犊集》中也载有一个犀角地黄汤,治“牛心黄狂风病”,组方为:犀角、生地黄、牡丹皮、黄连、淡竹叶、石菖蒲、黄芩、茯苓、猪苓、泽泻、瓜蒌仁、山栀仁、远志肉、车前仁、淮木通、黑牵牛、川贝母、白矾、麦冬、灯心,灶心土煎水冲服。大便结者,加大黄、枳实。本方与清瘟败毒饮均为清热解毒凉血之剂,但本方重在清热凉血散瘀,而清瘟败毒饮清热凉血解毒之力较强。 犀角地黄汤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方。又名芍药地黄汤。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为粗末,分三次服。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伤寒及温病,热入营血、心包而致的高热,神志不清,吐血,衄血,便血,发癍发疹,舌质红绛,脉细数;近代也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急性黄色肝萎缩、肝昏迷、尿毒症、各种败血症、疔疮肿毒等出现高热、出血而属于血热者。若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方中犀角清热凉血,并能解毒;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赤芍药凉血化瘀;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四药合用,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之芍药地黄汤及《济生方》卷二之犀角地黄丸的组成、主治均与本方相同。实验研究: 本方对家兔发热模型具有解热作用。 ❷《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生地黄、犀角各一两,葛根、玄参、栀子仁、升麻各三分,大黄 (蒸) 半两,芍药一两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不拘时服。治筋实极,咳而两胁下痛,不可转动,脚下满,不得远行,脚心痛不可忍,手足爪甲青黑,四肢筋急,烦满。若恶寒体痛加麻黄; 头痛加石膏半两。 ❸《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方。犀角、大黄各一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生地黄四钱。水煎服。治上焦热甚,吐血咯血。 ❹《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四方。犀角、生地黄、赤芍药、栀子、牡丹皮、甘草、黄芩。加灯心,水煎服。治喉痈,喉间红肿而痛。若口渴,加麦门冬。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要方》。药物组成:犀角(以广角代)、生地、赤芍、丹皮。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伤血络之吐衄尿便等;温病热入血分昏狂谵语发斑;蓄血善忘如狂等。 ☚ 龙胆泻肝汤 清热固经汤 ☛ 犀角地黄汤 《千金要方》卷十二【组方药物】 犀角3克 生地黄24克 芍药12克 牡丹皮9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取饮片,后3味加水900毫升,分2次煎药,每次约得200毫升,混合,取犀角磨汁兑入汤内,匀分3次口服。 【主要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化瘀。 【适应病证】 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觉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热扰心营,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者。现用于急性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黄色肝萎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伤寒,败血症,疔疮肿痛等属于热入营血者。 【加减应用】 热盛如狂者,加大黄10克,黄芩15克。现代临床上常以紫雪丹1~2克配合应用。 【临床验证】 1. 鼻衄:以本方为主,酌加三七、大蓟、藕节、川牛膝治疗鼻出血61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1例(《陕西中医》1989,4:163)。2.过敏性紫癜:以本方加紫草、茜草、丹参、银花治疗21例。结果:痊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方中犀角用3~8克或水牛角60~120克代(《广西中医药》1987,6 : 9)。另1报道以本方加蝉衣、牛蒡、防风、野菊花等并以水牛角40~100克代犀角。治疗过敏性紫癜54例。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湖北中医杂志》1987,2:19)。3.走马牙疳:以本为主,随症加减内服,配合局部外搽药共治951例。除3例无效外,余均获效(《江苏中医》1959,9:76)。4.急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本方加芩、翘、膏、知、银花。当时体温40.7℃,服药2剂而降至常温,余症亦大减,再用清气分湿热,后用益气养阴收功(《新中医》1986,3:40)。5.其他:以本方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尿毒症、肝昏迷等获效者。 【方义分析】 此为凉血解毒常用名方。主治热邪入血之证,故以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药;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液为辅药;芍药(临床用赤芍)和营泄热,凉血泻火;丹皮泄血分伏热,凉血散瘀,共为佐使。四者相伍,清热凉血之功更佳。故临床用于血分热毒邪入心包,昏迷谵妄;或热邪动血,发斑,鼻衄,吐血等皆效。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芍药地黄汤”(《外台秘要》卷二)。若为丸剂,则名“犀角地黄丸”(《名方药理及临床》)。又按,方中犀角价昂难得,故临床常以10~20倍量之水牛角代之。临床及实验证明,水牛角之成分、功效和应用基本上与犀角相同,可以代用。另据报告称: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抗菌、抗病毒、解热、抗惊厥、强心利尿、镇静镇痛、改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功能(《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3:7)。 再者,本方之衍化改进方——血液1号片(即将原方犀角改为猪蹄爪甲代),具有抗电离辐射功能。临床验证143例(包括核辐射损伤、血液病等),发现能改善血相,具有解热、消炎、止血、镇静等功效。经10~30天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优于目前常用药。并认为此品对核防护、某些血液病、人工流产、职业病防治研究等,均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实用千金方选按》)。
犀角地黄汤 《绛雪园古方选注》【组方药物】 犀角9克 生地15克 连翘10克 生甘草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水煎(武火)分服。 【主要功效】 清热凉血,透络泄热。 【适应病证】 温热病,热邪入于心经之络者。 【方义分析】 方以犀角、地黄入心入血,凉血清营;连翘入心,清散客热;生甘草人心解毒和络。故可用于温热邪入心络者。
犀角地黄汤 《分类实用古今秘方集成》卷三【组方药物】 犀角 白芍 丹皮 枳壳各3克 生地6克 黄芩 桔梗 百草霜各2.4克 甘草1.2克 陈皮2.1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加水适量煎,去滓,空心服。 【主要功效】 凉血调血。 【适应病证】 妇人过食椒、姜热毒之物,以致血热,经逆上行,从口鼻中出。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或蓄血留瘀,症见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胸中烦痛,自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及热扰心营,症见昏狂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犀角1.5~3克生地黄30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组成,水煎,犀角磨汁和服。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热之功。主治: ❶热伤血络,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❷蓄血,善忘、如狂,嗽水不欲咽,胸中烦痛,少腹急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易解。 ❸热扰心神,昏狂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 ☚ 清营汤 黄连解毒汤 ☛ 犀角地黄汤xījiǎodìhuángtāng《千金要方》方。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水煎, 分三次服。功能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治外感热病, 热入营血、心包而致的高热, 神志不清, 吐血, 衄血, 便血, 发斑发疹, 舌质红绛, 脉细数。也用于急性黄色肝萎缩, 肝昏迷, 尿毒症出血, 各种败血症, 及血液病出血而属于血热者。《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药地黄汤的组成及主治与本方相同。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是治疗温热病清营凉血法的代表方剂。《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芍药地黄汤,主治与本方相同,但方中芍药、丹皮的用量不同。方由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小品方》芍药三分,丹皮一两)组成。 上四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犀角磨汁和服为佳。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入血分证。 ❶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 ❷蓄血发狂,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言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 ❸热扰心营,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者。 本方所治之证,属温热之邪燔灼于血分所致。叶天士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方中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君药;生地清热凉血,协助犀角清解血分热毒,增强止血作用,并能滋养阴液,以顾护热盛所伤之阴液,为臣药;芍药和营泄热,丹皮泄血中之伏热,凉血散瘀,二者相配,既能增强凉血作用,又可防止瘀血停滞,共为佐使药。四药相合,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偏,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因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效,确为治疗血热 衄发斑之要方。 本方主治热入血分而出现的各种出血证,或兼见身热、发狂、舌绛者。现临床上亦常用本方治疗急性黄色肝萎缩、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伤寒、败血病、疔疮肿毒等出现高热、出血者。若因阳虚及脾胃虚弱的失血,不宜使用。原方加减:“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热入血分而见喜妄如狂,此时不但热燔血分,而且邪热与瘀血互结,故于清热逐瘀之中,加入凉血散瘀之品同用。 犀角玄参汤(《温疫论补注》) 犀角、玄参、升麻、射干、甘草。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化斑利咽。主治温疫发斑,斑色赤紫,狂言,咽痛者。 神犀丹(《温热经纬》) 乌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黄芩各六两,真怀生地(冷水洗净浸透绞汁)、银花(如有鲜者捣汁用尤良)各一斤,粪清、连翘各十两,板蓝根九两,香豉八两,元参七两,花粉、紫草各四两。各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黄汁、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以为丸,可将香豉煮烂)。每丸重三钱,凉开水化服,日二次,小儿减半。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开窍。主治温热、暑疫等邪入营血,热毒深重,耗液伤阴。症见高热,神昏谵语,斑疹色紫,口糜咽烂,目赤烦躁,舌质紫绛等。 ☚ 清宫汤 犀地清络饮 ☛ 00003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