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幣牲當爲制,制幣一丈八尺。《禮記·曾子問》: “凡告用牲幣,反亦如之。” 鄭玄注: “牲當爲制,字之誤也。制幣,一丈八尺。” 陸德明《經典釋文》: “牲幣,依注牲音制。”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牲犧 > 牲幣 牲幣 shēngbì 犧牲與幣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嶽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蒼璧禮天,以黄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皆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賈公彦疏:“言皆則上六玉所禮者,皆有牲與幣也。言各放其器之色,則上蒼璧等六器,所有牲幣,各放此幣之色。”《孔叢子·巡狩》:“五嶽四瀆,皆有牲幣。”又《論書》:“牲幣之物,五嶽視三公,而名山視子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