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纹陶钵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生活用具,1973年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钵为夹炭黑陶,表面磨光,器形呈长方形,圆角,平底,直壁。口沿宽十七点二至二十一点五厘米,底宽十三点五至十七厘米,高十一点七厘米。钵的宽壁两侧各刻一只长嘴高腿的猪纹。猪的腹部稍稍下垂,四肢作移步状,情态安闲温顺。值得注意的是猪的前驱和后躯的比例大致相等,与“狼奔豕突”的野猪形象迥然有别。不难看出,这是河姆渡人对家猪的写照。但当时家猪的嘴部还比较长,后躯也还没有明显地超过前躯,这些特点又都说明了它还处于由野猪向家猪转化的中间类型。与猪纹陶钵同时出土的还有刻有猪纹和稻穗纹在一起的陶盆,形象地反映了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