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希济《生查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希济《生查子》牛希济《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释】 1.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异名极多,如陌上郎、梅和柳、梅溪渡、晴色入青山、遇仙楂、愁风月、楚云深、懒卸头。因本词中有“记得绿罗裙”句,故又作绿罗裙。《全五代词》调下题作《闺怨》。 今译 春山在烟气的笼罩里渐欲分明, 晨曦中星儿渐稀渐小。 一勾残月与你的脸庞辉映, 照着别泪晶莹, 在这难忘的清晓。 话儿不知说了多少, 心中的情儿却仍然未了, 临别时尚兀自回首重说道: “记着我穿的绿罗裙, 走到哪里都要怜爱 那绿色的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②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③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异名极多,如陌上郎、梅和柳、梅溪渡、晴色入青山、遇仙楂、愁风月、楚云深、懒卸头。因本词中有“记得绿罗裙”句,故又作绿罗裙。《全五代词》调下题作《闺怨》。②二三句拆用“月明星稀”(曹操《短歌行》),但意思不同。《全唐诗·附词》“稀星”又作“星稀”。③末二句语出南朝江总妻《赋庭草》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取芳草与罗裙均系绿色意。 【译文】 春山在烟气的笼罩里渐欲分明,晨曦中星儿渐稀渐小。一勾残月与你的脸庞辉映,照着别泪晶莹,在这难忘的清晓。 话儿不知说了多少,心中的情儿却仍然未了,临别时尚兀自回首重说道:“记着我穿的绿罗裙,你走到哪里都要怜爱那绿色的芳草。” (王 洪译) 【集评】 清·陈廷焯:“‘春山’十字,别后神理。‘晓风残月’,不是过也。结笔尤佳。”(《白雨斋词评》) 近代·李冰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旨悱恻温厚,而造句近乎自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栩庄漫记》) 。 【总案】 写别情。上片用画笔写别时景,景中含情;下片用诗笔抒别时情,情中有景。起写烟收星小的春天黎明时分,是事情发生时的情状:春山、淡天。“残月”二句景色尤见真切,情与景合,“春山”既实指,又暗喻女子的眉黛;“残月”既指西沉残月,又暗示女子面颊,写出人的愁苦。看似随意点染,实在为第四句铺垫,由“别”字入题,以“泪”字入景,自然而然转入下片。过片记别时言语,万语千言,话犹未尽。“语已多”高度概括,疏笔典范;“情未了”一笔宕开,引出下文,把一对恋人难分难舍的形态、心态表现得细腻入微。结尾写别时叮咛,揭示别后的难忘之情。以处处芳草之绿,联想情人罗裙之绿;任凭走遍天涯海角,何处无芳草,则恋人时时在望,真是“设想如痴,而情则极挚”。既把景与情融合一起,又切合时令特点,形象既明丽,寄兴亦深远,在结构上还有尾首贯通的作用,正是词人剪裁之精,与韦庄的〔清平乐〕“莺啼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继承古诗传统题材,写离情、芳草有新意,在修辞上用联想、借代、移情、对话,比喻虽旧,化旧为新,有独创,所以久传不衰。 牛希济《生查子》《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释】 1.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异名极多,如陌上郎、梅和柳、梅溪渡、晴色入青山、遇仙楂、愁风月、楚云深、懒卸头。因本词中有“记得绿罗裙”句,故又作绿罗裙。《全五代词》调下题作《闺怨》。 【译】 春山在烟气的笼罩里渐欲分明, 晨曦中星儿渐稀渐小。 一勾残月与你的脸庞辉映, 照着别泪晶莹, 在这难忘的清晓。 话儿不知说了多少, 心中的情儿却仍然未了, 临别时尚兀自回首重说道: “记着我穿的绿罗裙, 走到哪里都要怜爱 那绿色的芳草。” 【评】 在一个春日的清晓,一对有情人就要分离。也许他与她已经依偎了一夜,此时,远处的春山渐渐地从晨气中出现了,晨曦中星儿也渐稀渐小。这一美妙的拂晓景致对于别离人是一步步走近,是近乎残忍的。词人将这一过程细腻写出,正写出别离人的心境。“残月”与“脸边”相叠影,妙极。下片以女性告别叮咛语作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极痴却极真。 牛希济《生查子》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 芳草。 牛希济,生卒年不详,陇西(今属甘肃)人。牛峤侄子。前蜀王衍时做过官,后来还在后唐做过官。“花间派”词人,风格学温、韦。绿罗裙、芳草:都代指女人。怜:爱。 入选理由: 五代时编选的《花间集》多是写男女相爱,感情缠绵的内容,描写细腻,辞藻华美,后人称为“花间派”词,本篇就很有代表性。 诗词赏析 作者选择清晨离别的时刻,以景衬人,由人染景,景与人一同被情融化为难舍难分的画面。首先是景象的朦胧凄迷,烟蒙蒙的春山,晨星微明的似夜非夜的天空,起两句就好。清人陈廷焯说:“‘春山’十字,别后神理,‘晓风残月’不是过也。”评价很高。接下来“残月”与脸相连,让人联想起女人白晳的脸庞,再由脸而及泪水,衔接自然,就像真实的离别情牵一样,缠绵不断。下阕概括说情和话语,结构上复用,实际正是语不能不多的离别实录,因此结尾还要用叮咛的话语。“记得”两句是女人的心声:无论你在何处,别忘我啊!我穿的绿色罗裙,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有芳草伴随,见到草的绿色就应想起我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