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说wushushuo
亦称魔法说,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美学理论。认为艺术源于原始时代的巫术礼仪。其产生受到人类学家泰勒的精灵崇拜说和弗雷泽的巫术图腾论的直接影响,代表人物有雷纳克、哈里逊、希尔恩等。
弗雷泽认为,巫术所依据的思想原则基本上可以分解为两种。一是所谓同类相生,或谓结果可以影响原因, 二是凡接触过的物体在脱离接触以后仍然可以继续互相发生作用。前者称之为相似律,后者称之为接触和感染律。根据相似律,通过摹仿就可以产生巫术实施者所希望达到的任何效果,而根据接触律,巫术实行者可利用与某人接触过的任何一种东西来对他施加影响。前一种巫术称之为摹仿巫术,后一种巫术称之为交感巫术。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巫术都有着现实的功利目的。原始人面对的是险恶的自然环境,又主要以狩猎为生。当猎物不出现或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难以猎取到猎物,生存受到威胁时,他们就只得凭借幻想,寄希望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原始人认为,只要通过某种手段将狩猎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就能支配这些对象。普列汉诺夫说,“北美洲的红种人跳自己的‘野牛舞’,正是在好久捉不到野牛的时候,舞蹈一直要继续到野牛的出现,而印第安人认为野牛的出现是和舞蹈有因果联系的。”上古时期出现的大量壁画、岩画许多都记录着动物的形象或狩猎场面。这里的绘画和舞蹈都有着巫术的目的。当原始人以幻想的方式表现出猎物的形象和狩猎场面以期达到巫术的效果从而造成一种实际支配了这些事物幻觉时,其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取得了一种虚幻的现实功利效果,另一方面从这种虚幻效果的实现中又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后来随着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们在表现各种形象和场面时的巫术意识和现实功利目的逐渐淡化,这时这些形象和场面就逐渐独立出来成为艺术,而人们在从事这些活动中所得到的愉悦感也逐步发展为美感。
巫术说对原始艺术与巫术、宗教的关系的解释是合理的,但它没有看到艺术和巫术一样最终都为生产劳动所决定,因此说其对艺术的起源并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