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牙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牙颌

牙颌的演化

牙的演化 因生活条件改变,牙齿的形态、数目、大小均要不断演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从中国猿人演化到现代人, 牙齿体积逐渐变小,但冠根比例相对增大,颌面的沟纹比较简单。双尖牙只有两个牙尖,磨牙为4~5个牙尖。现代人的食物细软,牙齿的磨耗较少,因而牙冠的固有形态改变缓慢而轻微。
❶低级动物的牙齿: 是由口腔及咽喉等处的粘膜皱褶所形成的圆锥形牙,全口牙的形状相同,称同形牙。借纤维膜与下方的组织相连接,不能负担咬合力,容易脱落而再生。生长的部位也不限于口腔,有的长于咽喉和食管之中。鱼类的牙齿多属此型。牙齿的数目可多达200个左右。为多生牙列类。
❷高级哺乳类及人类的牙齿: 其主要功能为咀嚼。其形态随食物的改变而演化成不同的类型,称异形牙,有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之分。牙齿生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能担负咬合力。古猿及人类的牙齿为双生牙列,第一次为乳牙列,第二次为恒牙列。牙齿的数目减少,现代人的乳牙为20个,恒牙为28~32个。生活在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森林古猿,牙齿为异形牙,牙体粗大,尤其尖牙更大,伸出颌平面,插入对颌牙间隙内, 锁住和限制了下颌的运动,因而牙齿磨耗很少。演化到50万年前的中国猿人,其尖牙随着颌骨的退缩而变短,不再超出颌平面,因而下颌可以向前及侧方运动。又因食物粗糙,有高度咀嚼功能,牙齿磨耗多,因而呈平面状。中国猿人的牙齿与现代人相比,无论牙冠与牙根,都比现代人硕大和粗壮。磨牙牙冠的高度,如与它的长度宽度相比,则相对的极为低矮,牙面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具有很多副嵴。例如:双尖牙和磨牙的颌面有复杂的尖、凹、沟、嵴; 尖牙和上中切牙的舌面有舌隆突; 上中切牙及侧切牙舌面都呈明显的铲形;下颌磨牙牙冠均有五或六个牙尖。
颌的演化 牙弓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各有不同, 人类则更有其特点。低级动物的牙弓多为狭长形; 猿猴类的牙弓狭长而略方;原始人类的牙弓比较宽短;现代人的牙弓则更宽短(图)。从低级动物到人类,由多牙列变为双牙列,牙齿生长的部位也由散在于广泛地区而集中于上、下颌骨,这些都促使牙弓形态改变。但是,牙弓演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功能改变而引起了形态改变。因此,牙弓就由有间隙演变成无间隙,由狭长形变成短圆形,上下牙弓的咬合曲线也由平直而变弯曲,以适应高度分化的功能。森林古猿的牙式与人类相似,排列成U形,牙弓张开的角度很小,牙间有间隙。 尖牙大而长,成刀刃状插于对颌的牙间隙内,限制了下颌的水平向运动。从猿到人,由半直立行走逐渐改为直立行走,颌骨逐渐缩小,尖牙高度也逐渐减低,不再超出颌平面。 因此,下颌可自如地进行前伸及侧方运动。 但是,由于食物粗糙,牙齿的颌面及邻面充分磨耗,前牙切缘及后牙的颌平面平坦,上下牙弓呈平面颌。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颌骨化石上,牙齿都有严重的磨耗, 均为平面颌。 1400万~10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被认为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代表类型。在分类学上,属于人科的早期成员。其颌骨已开始短缩,尖牙较小,牙弓无牙间间隙,呈拱形, 颌面有大量磨耗而接近于平面。500万~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甚至在幼年时,牙齿的颌面已磨为平面。 50万年前的中国猿人, 有典型的平面颌。 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及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也都呈现平面颌。 这种平面颌, 一直持续到近代人。近几世纪以来,食物日趋精细,不再需要大力咀嚼,牙齿磨耗减少, 上下牙弓为尖窝接触。 尖窝接触的颌使咀嚼运动的幅度减小,下颌由旋转滑动变为开闭滑动。上下牙弓成为多斜面咬合运动, 颌曲线为适应这种上下牙弓的多斜面咬合运动,由平直变为弯曲。


牙弓及下颌骨的演化
1.类人猿 2.北京人 3.现代人


总之,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颌为平面接触,有利于生存。但是最近2~3个世纪以来,在人类中逐渐出现反祖颠倒现象, 由于食物逐渐变细软,尖窝接触颌逐渐占优势。这种颌不再是威胁生存的因素。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咀嚼器官是退化的器官。在退化减小的过程中,退化的速度各部分不一样,软组织退化最快,颌骨次之,牙齿最慢。由于这种不平衡的退化, 因而逐渐出现各型错颌。 从古人到今人,错颌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80万年前的爪哇猿人,50万年前的中国猿人均未发现错颌。 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头颅中, 发现有轻微的错颌。 3000年前中国河南安阳的殷墟人头骨中发现有明显的错颌。 而现代人的错颌发病率则更高。
☚ 颞下颌关节的演化   颅面的生长发育 ☛
000171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