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哈达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哈达部

明末海西扈伦四部之一。以居阿达河(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一带而得名。由于地处开原东南,控制女真人来往广顺关的贡道,故又称南关。南接建州,北界叶赫,东连辉发,西至开原边墙。首城为哈达河北岸的哈达城,所属城寨有柴河、富家儿齐等。其核心部分也出自塔山左卫(塔山前卫),与乌拉部同祖。数传至克锡纳都督,内乱被杀,次子旺住外兰(王忠)逃至哈达,被拥立为部长。势力渐强,约束女真诸部朝贡。至王台时,筑城称汗,雄长海西,“延袤千里,内属保塞甚盛”。后来,势力稍衰,时附叶赫。万历二十一年(1593),曾与叶赫、乌拉、辉发、科尔沁、锡伯、卦勒察、纳殷、朱舍里等部组成“九国联军”,与努尔哈赤大战于古勒山,败溃。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率部亲征,攻克哈达城,擒其首领孟格布禄,遂兼并之。

哈达部

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姓纳喇。明末,纳喇旺济外兰到哈达城,主其部落,渐成为哈达部。分布在哈达河畔及柴河中游。酋长王台时,统一海西各部,南并建州浑河部,自称为汗。明封“龙虎将军”。因靠近明在当地所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 故明人有时也称哈达部为“南关”。万历二十七年(1599)为建州女真所并。

哈达部

部族名。满族的先世,明末海西女真部族之一。以沿哈达河 (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 一带居住而得名。因在海西诸部中位居南部,与内地贸易进广顺关,故又名南关。东邻辉发,西至开原,南接建州,北界叶赫,治所在哈达河北岸的哈达城。酋长王台时,“延袤千里,保塞甚盛”,已有较发达的定居农业。境内属城有绥哈城、柴河寨、富家儿齐寨等。万历二十七年(1599)为努尔哈赤所兼并,成为满族共同体之组成部分。

哈达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因靠近明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又称南关。“哈达”满语意为“山”。因分布于今辽宁省西丰县哈达河畔(今小清河),故名。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今呼兰河)。明正统十一年(1446),经塔山卫都指挥弗剌出奏请,设塔山左卫。居呼兰河中上游以南,依兰西北一带。后移塔山前,称塔山前卫。地当今扶余、郭尔罗斯前旗、农安等县境松花江流域,距开原400余里。嘉靖(1522—1566)初,首领速黑忒(即舒和德)势力强大,守边有功,封左都督。后被族人八太打喇汉杀害(一说速黑忒早死无嗣,被杀者为其嗣侄克什纳)。次子王忠(一说王忠为克什纳子)逃至靖安堡边外70里亦赤哈答,被拥为哈达部首领。地当开原东南,与明贸易于广顺关,(今开原县东貂皮屯)外,明人称该部为“南关”。王忠及侄王台掌部时,辖地东邻辉发,西至开原,南达建州,北及叶赫。王台自称万汗。因擒建州首领王杲,受明封为龙虎将军。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被建州首领努尔哈赤兼并。境内有女真完颜氏、吴雅氏,兆隹氏等40余姓,并有蒙古族杂居。附:哈达部世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