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烤瓷技术
目前牙科的烤瓷技术,是在金属修复体的表面烧结一层陶瓷,使两者牢固地结合,成为一种既具有金属的强度,又有陶瓷的美观的修复体。前牙的修复通常是在铸造金属套冠的外面烧附一层陶瓷。早期的烧附金属的陶瓷是由高熔陶瓷和白金组成的。而目前则采用低熔陶瓷和金合金、镍铬合金,或者中熔陶瓷和钯合金。根据烧结技术,陶瓷可分为真空与非真空烧结陶瓷两类,都具有天然牙齿的色泽。
烧附陶瓷用的电炉装置,包括电流调节装置、炉膛、调温装置、发热装置(白金丝、镍铬合金丝)。炉膛装置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形式:水平式炉膛的入口在前方;垂直式的炉膛则在电炉下面。调温装置是由热电偶组成。高温陶瓷使用的热电偶含90%白金、10%铑的合金丝,低温陶瓷使用铬合金丝。真空烧结的电炉,依靠连接在炉膛内的真空泵的调节,使炉膛内保持真空状态,为了使修复体在基牙上有适当的厚度,在作基牙牙体制备时,需将唇面磨除1~1.2mm,因为金属所需的最小厚度是0.3mm,陶瓷是0.7~1.0mm,唇面颈缘处应作成肩台,并且把肩台延伸到偏舌侧处。取模、蜡型制作、包埋、铸造同常规操作。在金属套冠上烧附陶瓷的技术,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进行:
❶排气:在烧结陶瓷之前,先把铸造体加热到高于陶瓷熔点4℃,以去除附着在铸造体表面的油污及操作中混入的气体,防止产生气泡。加热时间至少需15分钟。制备好的铸造体,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或放在不清洁的台面上,以防表面污染。
❷金属调节剂的烧成:金属调节剂具有辅助陶瓷和金属之间结合的作用。它由粉与液两部分组成,可将两者在调板上调成糊剂后使用。先将糊剂涂在铸造体上成均匀一层,然后放置在炉膛口使之充分干燥。根据厂商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烧成,从炉膛取出置于玻璃罩下冷却。
❸不透明陶瓷的烧成: 为了防止铸造体的金属色泽透出,需在其表面烧附一层近似牙齿色泽的不透明陶瓷。操作时,先将陶瓷粉末与蒸馏水调成糊状,以0.25~0.33mm的厚度均匀地覆盖在铸造体金属调节剂的表面,并用振动法使陶瓷粉末粒子紧密接触。用纱布吸去浮在表面的水分。后用油画笔将表面弄平滑。放在炉膛口使之充分干燥。再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烧成,并在玻璃罩下慢慢冷却。
❹牙冠陶瓷的烧成:牙冠陶瓷是使用牙颈和切缘两类颜色的陶瓷烧成。先将牙颈部陶瓷粉末与蒸馏水调拌至奶油状,置于牙颈部不透明陶瓷上,并较原牙冠大20%左右,后用有刻度的形成器作振动,其不足之处可加添陶瓷,用锋利的刀片切除边缘部分。最后形成盛放切缘陶瓷的空隙,用同样方法调和与覆盖切缘陶瓷。再放于炉口烘干,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加温。
❺牙冠解剖形态的形成: 先将烧有陶瓷的铸造冠在口腔内试样,鉴于形态比色泽更重要,必须使牙冠形态与邻牙或同各牙的牙冠形态协调一致。调磨时可用各型石尖,并应在湿润条件下进行,最后磨光冲洗干净。
❻上釉及染色: 牙科的烤瓷修复体表面必须有光泽。将调磨过的陶瓷,再次加热到熔融时的温度,使其表面具有光泽的操作过程称为上釉。先置于炉膛口约3分钟使其干燥,然后装入炉中加热到熔融点,但是,真空烧成的陶瓷,上釉也必须在真空中进行。在上釉之前涂布染色剂在陶瓷上,还可模仿天然牙冠上发育不全或其他特征。
❼研磨:上釉后,先用橡皮轮去除沾在金属面上的陶瓷,后用氧化铝研磨剂和清洗剂,用柔软的毛刷将金属面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