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预防
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人体本身对于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经常进行相应的调节而维持平衡,这时人体处于无病状态。一旦调节功能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代偿下降时则进入病理状态。如果病理过程继续发展,器质和功能的损害严重,代偿衰微,则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这是健康、初病和病重的三种水平。根据机体的调节和代偿功能的不同水平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预防措施,例如采取保护人体、维持健康、不发生疾病的措施称为第一级预防; 对初患病者采取促进其早日恢复的措施称为第二级预防; 对于器质或功能损害严重、代偿衰微者采取恢复劳动能力、益寿延年的措施称为第三级预防,总称为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根据病因学和疾病自然史针对社会保健的战略考虑,适用于任何疾病。其总的目标是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但是它只是预防疾病的总概念,对于各种疾病及其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防止疾病发生的措施是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学预防。所谓病因学预防是指根据对疾病病因学的了解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煤烟灰之于阴囊癌,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引起小儿先天畸形,在生产或生活中避免或消除其病因,则属于病因学预防。另有一些疾病是由于环境中缺乏人体所需要的某种物质或某种物质过多而引起的。例如水中氟含量过少而引起龋齿时,则在饮水中加氟;氟含量过多而引起氟骨症时,则更换水源,以避免过量的氟。这些也是病因学预防。显然,这些病因清楚的疾病只要措施有力便可以根除。但是另有一些疾病,其根本原因尚未阐明,目前只知道一些辅助因子(间接原因或诱因),例如戒除吸烟以减少肺癌、膀胱癌以及冠心病;割去过长的包皮以减少阴茎癌,这类措施虽不足以完全防止该病的发生,但却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公害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增加,人工环境逐渐扩大,新质地的生活用品将陆续出现,对它们执行严格的卫生鉴定和监督,也属于第一级预防。禁止近亲婚配,加强国境卫生检疫,扩大预防接种,严格管理传染源以防接触感染,努力普及上、下水道都同样有保护健康的意义。全世界消灭天花是第一级预防最成功的实例。而第二、三级预防的对象都是病人。过去把病人仅作为医疗的对象,是消极的办法。广义的预防是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症状不明显的和早期病人以及器质损害不严重,代偿功能尚有余裕的病人应及早发现并予以合理治疗,防止病情加剧。
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使器质改变不严重、尚有代偿功能的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保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措施是普查、定期健康检查和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普查或筛检是通过化验和物理诊断等手段从表面健康人群中把可疑病人迅速筛选出来,然后对这些可疑者作详细检查以便确诊并治疗。筛检法不仅可以筛检一种疾病,现在已发展到同时筛检多种疾病,例如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发现结核、肺癌和心脏病,细胞学检查可用于发现子宫颈癌和肺癌,心电图检查、测量血压并检验血糖可用于发现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等。一般对病前期或疾病早期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不重视,所以耐心的宣传教育争取合作颇为重要。在病前期或疾病早期实施第二级预防不仅减少个人病苦,在减轻社会负担、保护劳动力等方面有更重要的意义。
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保护已患病者不丧失劳动力或对已丧失劳动力者实行康复措施。对肢体伤残者指导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对截肢者安装假肢并进行生活和职业训练;对血友病者防止外伤,投抗血友病球蛋白;对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者注射丙种球蛋白,这样可以使他们保持生活和劳动能力,至少也能延缓病情发展,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