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爱琴文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爱琴文明

 公元前3000年代开始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一带的文化,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是古希腊历史、文化的渊源。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进入全盛阶段。在该岛的诺索斯有宏大的米诺斯王宫。后来,南希腊的迈锡尼文化继起,它属于奴隶制文化,公元前12世纪因多利安人侵入而衰落。
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Aiqin wenming

通常指分布于爱琴海域及邻近陆地、岛屿上的类型相似的古代青铜文明 (前3000年代末—前2000年代末),主要成分有以克里特岛、昔克拉底群岛为代表的 “克里特文明”和以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为代表的“迈锡尼文明”。该文明得以发现并被较深入地加以了解主要仰赖于德国考古家施里曼 (1820—1890) 与英国考古家伊文斯 (1851—1943) 等人的考古发现以及英国古文字学家文特里斯(1922—1956)对线型文字B的破译。根据目前材料,公元前3000年代,克里特进入早期青铜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公元前2000至前1700年间, 至少在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札克罗四地形成了君主制国家, 其主要证据为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其中克诺索斯宫规模最大, 宫殿以及周围建筑物约可容纳8万居民。公元前1600年左右,许多宫殿被毁。由于无火烧、设防的痕迹, 可能系地震使然。不久, 各地宫殿得到重建, 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期。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宫殿规模宏大, 设计奇巧, 如克诺索斯宫占地20000多平米, 依山而建, 宫室环抱, 有 “迷宫”之称。许多屋壁还饰有充满自然祥和气息的壁画。更令人惊异的是克里特的宫殿竟无防御工事。考古材料表明, 克里特同希腊半岛、埃及、小亚细亚等地有广泛的商业联系。这时的文字已转变为线型文字A(尚未被释读),并在约公元前1450年进一步发展为属印欧语系的线型文字B,系由希腊半岛传来。约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的宫殿相继受到人为破坏,估计系大陆希腊人所为。自此,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一,文明中心移向希腊半岛。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问题目前仍未解决。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前16世纪上半叶。这是目前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以南希腊为中心,辐射到中、北希腊。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家的兴起,伴之宫殿、卫城以及宏大的王室陵墓、众多线型文字B泥版文书等物质附属物。这些国家的典型代表是位于南希腊阿哥利特地区的小国迈锡尼、梯林斯、派罗斯。与克里特文明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迈锡尼文明充满好战尚武气息。因防御需要,迈锡尼式的宫殿均建于山丘顶部,有坚厚城墙环绕。尽管线型文字B泥版文书的发现与释读有助于窥视迈锡尼社会结构,但由于史料数量、功能的局限,该文明时期的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关系等问题均悬而未决。前12世纪,整个希腊及爱琴海岛屿的青铜文明衰落,宫殿、城墙、巨大的王陵、线型文字B等物质与精神文化成果被某种力量一扫而光,从而被后人所遗忘。通常认为这是处于氏族部落社会中的多利斯人南下的结果。

克诺索斯宫

☚ 古希腊史   荷马时代 ☛
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Aiqin wenming

亦称“爱琴文化”,系指公元前3000—前2000年分布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曾发掘了小亚古城特洛伊和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等遗址,爱琴文化复见天日。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掘了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遗址,极大充实了爱琴文化的内容。由于爱琴文化的中心先后出现在克里特和迈锡尼,故又称之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公元前3000年后期,克里特文化处于考古学上的金石并用时代。公元前2000年中叶已达青铜时代的全盛阶段,出现了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工艺品,社会上出现了阶级分化。从造船和港口遗迹看,当时已有了发达的航海业和商业贸易,并且发明了文字。根据考古资料判断,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上出现了希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4世纪初,克里特文明遭到毁坏,原因不明。迈锡尼文化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400—前1200年,包括阿哥斯和美塞尼亚等地。在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与克里特文化一致,生产工具、武器均为青铜制造。农业采用了犁耕。“狮子门”是迈锡尼文化最著名的遗址。考古资料证明,迈锡尼文化时代已是奴隶社会。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统治者掌握了航海技术之后,开始远征,发生了《荷马史诗》所描述的特洛伊战争。约公元前1100年,多利亚人南下,征服了迈锡尼,迈锡尼文化结束,爱琴文明终结。爱琴文明是东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它与东方、埃及等文明古国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双狮门一迈锡尼皇室墓葬遗址

☚ 古代希腊   荷马时代 ☛
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

亦称“爱琴文化”。前3000至前2000年代分布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中心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故亦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约前3000年代中期,克里特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前2100年,进入青铜时代,城郭宫室出现,国家形成。早王宫时代(约前2000—前1700),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和陶器已被生产出来。后王宫时代 (约前1700—前1380),农业实行犁耕; 航海贸易发达; 出现了线形文字“A”; 考古发现的诺萨斯王宫规模宏伟,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古希腊人称为“迷宫”。约前1450年,迈锡尼人占领克里特。半个世纪后,克里特的城市遭摧毁,一说是迈锡尼人所为。爱琴文明的中心移至迈锡尼。迈锡尼文明属于希腊半岛的青铜文化,为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创造,通常称为“希腊底” (Helladic)文化。约前1600年,迈锡尼文明形成。约前1500年,文明进入繁荣时期,宫殿城堡出现,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制造达较高水平。约前1450年,攻占克里特。最早的希腊语线形文字“B”出现。据线文“B”泥版记载,已知迈锡尼社会存在奴隶制。约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各邦远征特洛耶,历时10年,国力削弱。约前12至前11世纪,多利亚人南下,灭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对古希腊历史上文化有直接影响。

☚ 希腊(古代)   荷马时代 ☛
000020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