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爆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爆竹bào zhú

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用以驱鬼。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爆竹

爆竹

中国古代笑话。世欲发朝开门,要放爆竹三声。最怕不响,一人向众曰;“我家每年元旦,只用戒方在桌上狠拍三拍,既不费钱,又不愁火烛,且三炮个个是响的。”若把桌子拍裂了,反有多费。

☚ 蹲鸱   攘羊 ☛

爆竹bàozhú

点燃后能发出爆裂声响的火药制品,多在喜庆时燃放
 △ 烟花~。也说爆仗。
爆竹的演变我们的祖先为了驱除鬼怪,常于除夕之夜在院子里空地上烧起竹筒,发出啪啪响声,这就是爆竹。火药发明后,改用纸制。宋代开始出现用纸卷着火药的小爆仗,许多小爆仗用药线串在一起,像一条长鞭,称为鞭炮。
★爆棚 爆米花 爆破筒 爆炸性
★火爆 起爆 燃爆 引爆

爆竹bào zhú

把火药用纸等卷成结实的圆柱体,点燃引线会爆炸发声的东西:说话之间,外面一色一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的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碎小~。(五四·1280)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冬 > 爆竹
爆竹  bàozhú

亦稱“炮竹”。吉物。古人以火燒竹,畢剥有聲,故稱。漢魏以來用以驅鬼壓邪。東周庭燎之制濫,由燃竹而漸成爆竹。至宋,火藥發明,以多層紙張密裹火藥,接以引線,點燃引爆,仍襲稱“爆竹”,每逢佳節、慶典或喜事時燃放。《神異經·山臊》:“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而山臊驚憚遠去。”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鷄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唐·劉禹錫《畲田行》:“照田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宋·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爆竹》:“《神異經》曰:‘犯人則病畏爆竹聲。’宗懔乃云爆竹然草起於庭燎。《風俗通》謂庭燎不應濫王者也。按,周衰之末,大夫而僭天子,庶人而服侯服者皆是也,奚獨燎明爲不然乎?”

爆竹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叫做“爆竹”。后卷纸裹火药,引燃使爆裂发声,也叫“爆竹”。王安石《元日》:“~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

又称“炮仗”。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火爆炸发声,有单响、双响两种。将许多小型爆竹用药线串连,即得鞭炮。

爆竹bào zhú

《本草纲目》木部第37卷竹(3)。药名。
【功用主治】辟妖气。

爆竹bao zhu

firecracker

爆竹

firecrack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