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痰病证名。痰证之一。 ❶《医学入门》卷五:“升于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 ❷即火痰。见《症因脉治》卷二。详见该条。 ❸即气痰。见《医宗必读·痰饮》。参见气痰条。 ❹指痰恋于肺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必涩,宜利金丸。”一名肺经燥痰。参见该条。燥痰又有内伤、外感之分。参见内伤燥痰、外感燥痰条。 ❺指痰之难咯者。《症因脉治》卷二引张三锡曰:“如连咳数声,痰不出者,名燥痰,属肺燥,宜门冬、知母、杏仁之类润之,香燥之药亦当忌也。”参见痰证条。 燥痰痰证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为肺燥所致。咳痰极为粘稠而色白,或如米粒状之硬痰。其它参见燥咳条。 燥痰zàotán痰证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 或咯出如米粒状痰, 涩而难出, 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用贝母栝楼散、润肺饮( 《医宗必读》: 贝母、花粉、桔梗、甘草、麦冬、橘红、茯苓、知母、生地) 等。如肺肾阴亏灼津者, 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痰证条。 燥痰zào tándry phle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