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Yā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东平、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北燕也,旧幽州蓟县是也。……召康公奭,周之支族,食邑於召,武王灭纣,封召康公於北燕,成王以为三公,与周公分陕西治,决狱甘棠之下,后世思之,不忍伐焉,然其国僻小,不能通诸夏盟会,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始见载籍。”《广韵》亦云: “燕,姓,召公奭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乃姬姓之燕; ❷郑樵又注: “南燕,姞姓,伯爵,黄帝之后,实故国犹存於周者。” “南燕,今滑州胙城是也。”故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三十五里。望出上谷、范阳。 ❸ 《姓氏词典》 据 《后汉书·鲜卑传》 注云: “鲜卑有燕氏。” 汉代有燕仓,宜城侯; 后汉有燕瑗,中郎将; 北齐有燕子献,右仆射; 唐代有燕钦融; 宋代有燕肃。
燕Y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等地有分布。汉、苗、侗、彝、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此姓系武清等县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疑此姓即以春燕为姓,如鸽、鸭、鹰、雁之类。) 一音yān,亦现行姓氏。 燕1.yàn ❶通“宴”,宴樂。孔臧《楊柳賦》:“論道飲燕,流川浮觴。”張衡《西京賦》:“下輦成燕,窮年忘歸。” ❷安閑,休息。漢武帝《李夫人賦》:“燕淫衍而撫楹兮,連流視而娥揚。”《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靈圉燕於閒館,偓佺之倫暴於南榮。” 2.yān 古國名。本作郾。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召公奭。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西端。建都薊(今北京城西南隅)。前222年爲秦所滅。馮衍《顯志賦》:“瞻燕齊之舊居兮,歷宋楚之名都。” 燕 燕短篇小说集。克大著。1941年12月新京(长春)学艺刊行会出版。收《明朗的大地》、《沙漠消息》等短篇小说8篇。 ☚ 欧阳家的人们 黑丽拉 ☛ 燕 飘过一座座山 飘过云朵,飘过寂静的九根琴弦 我走在道路上 我想坐下 我想看着一对鸟在两臂留下清晰的爪痕 我想面对一面镜子 没被开垦的风 摇响麦子黄金的吊铃 这首类似于俳句的小诗没有什么“含义”,诗人关心的不是真与善,而是美。在燕子飞过的一刹那,诗人的心也被带走了,他无所挂牵,进人人与自然的静照之中。人成为与燕、与风、与麦子同样的自然的一部分。在这物我两忘的瞬间,诗人充满静默中的微光。他不是沉酣于自然之中——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你看,那“飘过一座座山/飘过云朵,飘过寂静的九根琴弦”的燕子,本来就是“我走在道路上”。当“我”坐下后,就是一株清静浑然的植物,让 “鸟在两臂留下清晰的爪痕”。诗人 “想面对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自然,在静寂澄淡的观照中,顿了本心,让水银将 “我” 融入镜面,不再浮想联翩,不再回想来时路,只听那 “没被开垦的风/摇响麦子黄金的吊铃”。这里,“没被开垦的风”,是指未被文化熏染的、未被语义限制的自然之风,它那么适意那么纵情地吹过麦田。“摇响麦子黄金的吊铃”,这个意象营造得格外奇崛。没有身心俱忘的人,没有进入 “彼岸” 的人如何听得见? 或者刑天,你就是被风摇响的 “麦子黄金的吊铃”?! 燕(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燕(二) 1.通“宴”、“晏”,安逸,安闲,休息,逸乐。按:《说文》:“宴,安也。”又:“燕,玄鸟也。”清段玉裁注:“古多假‘燕’为宴安、宴享。” 甲骨文:“亥卜,王燕,燕之日。”《周易·中孚》:“有它不燕。”唐孔颖达疏:“燕,安也。”《老子》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恺悌)。”汉郑玄笺:“燕,安也。”《晏子春秋·谏(下十六)》:“日晏矣,君不若脱服就燕。”吴则虞集解:“《(太平)御览》……‘燕’作‘晏’。晏,息也。”《礼记·乐志》:“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汉郑玄注:“燕,安也。”唐孔颖达疏:“言宋所安唯女子,所以使人意志没矣。”《史记·万石君传》:“虽燕居必冠。”唐 司马贞《索隐》:“燕谓闲燕之时。燕,安也。”宋梅尧臣《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金 王若虚《恒山堂记》:“日思所以奉二亲之欢,谓可以备燕而资观览者,莫若堂也。”元蒋正子《山房随笔》:“漫堂先生与客燕坐,指窗外樱桃惟一实,其以为笑。”明 方孝孺《畏说》:“言焉而畏其背乎理也,居焉而畏其过於燕安也。”清方苞《记梦》:“忽觉已归土街草堂,先君指画,将营面偏为燕息之斋。” 2.通“宴”,宴饮;宴请宾客;宴会,宴席。按:《说文》:“宴,安也。”清段玉裁注:“引申为宴饗。经典多假‘燕’为之。”按:宴,亦作‘醼”,醼饮,後通作“宴”。按:或曰:“燕”为“醼”之省借,“醼”与“宴”为一字异体。按: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燕,叚(假)借为‘宴’,饗宴也。” 《诗经·桧风·羔裘》序:“逍遥游燕。”《周礼·考工记·梓人》:“张兽侯,则王以息燕。”(侯,箭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韩诗外传》九:“孟母曰:‘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史记·张丞相传》:“文帝尝燕饭通家。”《汉书·成帝纪》:“幸酒乐燕。”又《严助传》:“助侍燕从容。”唐韦应物《酬刘侍郎使君》诗:“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晨。”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记》:“乃作三亭……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实以燕好,旅以馆舍。”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上命设燕禁中,令廷臣赋诗,以宠其行。”(一本作“宴”。)《元曲选》戴善夫《风光好》三:“见学士不砌跟,瞻北辰,转身躯,猛然惊问,便和咱燕尔新婚。”明 方孝孺《善友堂铭》:“自其先入,兄弟共居,爰议築室,燕衎以娱。”又《吴士》:“暇则斩牲,具酒燕饮。”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六回:“周家是晚就在府上款燕来宾。”《清史稿·礼志五)》:“还御大清门受贺,燕赉群臣。”又《选举志(一)》:“礼成,赐燕礼部,恩赉有加。” 3.通“胭”。燕支,即“胭脂”,红色化妆颜料。 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南都不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唐 殷尧藩《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宋徐铉《稽神录·司马正彝》:“妇人云:‘燕支涂颊,上连双眉。” 燕(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燕 燕(一) yàn ❶燕子。参见《草木篇》[燕]条。 ❷安乐。《小雅·蓼萧》三章:“既见君子,孔燕岂弟。”郑《笺》: “孔,甚; 燕,安也。”王先谦《集疏》:“言既朝见君子,我心皆甚安而乐易。” 《小雅·吉日》三章:“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毛《传》:“驱禽之左右,以安待天子。”郑《笺》:“悉驱禽顺其左右之宜,以安待王之射也。”马瑞辰《通释》: “安与待义相近,故燕为安,又为待。”朱熹《集传》:“燕,乐也。言王从者视彼禽兽之多,于是率其同事之人,各共其事,以乐天子也。”《大雅·假乐》四章:“之纲之纪,燕及朋友。”朱熹《集传》:“燕,安也。朋友,亦为诸臣也。言人君能纲纪四方,而臣下赖之以安。” ❸宴饮。《小雅·鹿鸣》二章:“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孔《疏》:“我有旨美之酒,与此嘉宾用之燕饮以遨游也。” 《小雅·车舝》一章: “虽无好友,式燕且喜。”郑《笺》:“我得德音而来,虽无同好之贤友,我犹用是燕饮相庆且喜。”朱熹《集传》:“燕,谓燕饮。”《大雅·凫鹥》一章:“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郑《笺》:“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燕。”朱熹《集传》:“公尸燕饮,而福禄来成矣。”(二)yān ❹周代诸侯国名。参见《史地篇》 [燕] 条。 ☚ 薅 燕乐 ☛
燕 燕yàn燕子。《邶风·燕燕》一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差池,cīchí。不齐之貌。毛《传》:“燕燕,鳦也。燕之于飞,必差池其羽。”《说文》:“燕,玄鸟也。镊口,布翅,枝尾。”《尔雅·释鸟》: “巂周,燕。燕,鳦。”郭璞注: “一名玄鸟。齐人呼鳦。此燕即今之燕也。”朱熹《集传》:“燕燕,重言之也。”王先谦《集疏》:“连言燕燕者,非一燕。”参见《草木篇》[玄鸟]条。 ☚ 薇 鷖 ☛
燕 燕yān周代诸侯国名,召公奭的封国,在今河北北部与辽宁西端。都蓟。《大雅·韩奕》六章:“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毛《传》:“师,众也。韩侯之先祖,武王之子也。”孔《疏》引王肃云:“北燕国。”朱熹《集传》: “燕,召公之国也。” ☚ 褒姒 穆公 ☛ 燕读音·ian(ˋ),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於甸切,去,霰韵。 ❶燕子;益鸟,也是候鸟。 ❷同“宴”,酒席。 ❸安乐;安闲;安逸。 上一条: 騐 下一条: 鷰
燕读音·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乌前切,平,先韵。 ❶姓。 ❷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❸古国名。 上一条: 臙 下一条: 鷰 燕〔yan〕baot goub mangl. 燕子 〔yan·zi〕 baot goubmangl. 燕ieng213[iεŋ]❶福州风味食品,用精肉和甘薯粉打成薄皮,包上肉馅,类似馄饨,也叫 “扁肉燕”。 ❷燕子。 燕鷰{}五7208①名毽子。粤语。广东恩平。光华书局本《重修恩平县志》:「以鸽翎贯皮,钱踢之,曰踢𣯄𣯄,亦曰~。」②动比较长短。吴语。江苏靖江。《靖江县志》:「以两物比较长短曰~。」③形轻慢,不庄重。江淮官话。湖北广济。刘賾《广济方言》:「亵嫚曰~。」   燕yan❶安,闲,娱乐。《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虽~居必冠。”(虽:即使。燕居:安闲地呆着。必:一定。冠:戴帽子。)《韩非子·难三》:“俳(pai)优侏(zhu)儒:固人主之所与~也。”(俳优,歌舞艺人。侏儒,特别矮小的人。) ❷通“宴”,以酒食待客。《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尝入侍高后~饮。”(尝:曾经。侍:服侍。)《汉书·高五王传》:“帝与齐王~饮。” 燕yān❶周朝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辽宁一带。 ❷姓。 【注意】这里不读yàn。 另见918页yàn。
燕*鷰yàn通常指家燕,一种候鸟,体型小,翅尖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常叼泥在屋檐下做窝,捕食昆虫,是益鸟。通称燕子。 【注意】上边不要写成“艹”。 另见911页yān。 ★燕麦 燕雀 燕窝 燕尾服 ★雏燕 海燕 燕鷰❶、讌 ❷❶鸟类的一科。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捕食昆虫,是益鸟:~子︱~窝︱~语︱雏~︱乳~︱家~︱~雀处(chu)堂︱劳~分飞︱莺歌~舞。 ❷同“宴”。 燕yān❶ 周代诸侯国之一。 ❷ 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❸ 姓。 【提示】以上意义读yān,不读yàn。 另见598页yàn。
燕yàn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像剪刀,捕食昆虫,是益鸟。 另见593页yān。 燕(2次) 候鸟名。俗称燕子。体型小,翼尖长,尾呈叉状。喙扁而短,口裂很深。喜巢人檐宇。夏季遍及全国,秋冬迁南方。~雀乌鹊《章·涉》 ~翩翩其辞归兮《辩·一》 燕yàn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候鸟。《九辩》:“燕翩翩其辞归兮。” 另见“ yān”;另见【燕(yān)公】 燕yan另见yan。燕国 燕赵 燕歌赵舞 燕京八景 燕赵悲歌
燕yan另见yan。燕尔 燕麦 燕雀 燕窝 燕子 雏燕 海燕 家燕 乳燕 土燕 银燕 燕尾服 金丝燕 燕巢于幕 燕尔新婚 燕侣莺俦(chou) 燕雀处堂1 燕语莺啼 劳燕分飞 莺歌燕舞 燕雀安知鸿鹄(hu)之志 燕(一)yàn (二)yān【辨形】 上是廿,不是艹。16画。象形。 【辨义】燕(一)yàn ❶一种益鸟,俗称燕子,翅膀尖长,尾巴呈叉状。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候鸟:燕菜|燕雏|燕鸻(héng)|燕侣|燕雀|燕窝|燕鱼|燕语|燕尾服|燕巢幕上|燕颔虎颈|燕颔虎腮|燕颔虎须|燕雀处堂|燕雀相贺|燕雁代飞|燕翼代飞|燕语莺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雏燕|海燕|家燕|乳燕|劳燕分飞|刀头燕尾|莺歌燕舞|五雀六燕。 ❷ 同“宴”。安乐,安闲:燕安|燕尔|燕好|燕乐(lè)|燕饮|燕乐(yuè)|新婚燕尔。 〔燕麦〕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可以吃,也可作饲料。 (二)yān ❶ 指河北北部:燕山|幽燕。 ❷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国。 ❸ 姓。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词性有所不同: 燕(一)yàn构成名词、形容词;(二)yān只作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 燕(一)yàn用于鸟名、植物名,并表示人的生活状况;(二)yān用于地名、古国名和姓氏。 燕yàn
燕yàn燕❶安也。《詩經·小雅·蓼蕭》: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鄭玄箋: “燕,安也。” 《詩經·大雅·韓奕》: “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鄭玄箋: “燕,安也。” 《禮記·樂記》: “宋音燕女溺志。” 鄭玄注:“燕,安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燕,於見反。” 《禮記·表記》: “ 《詩》 云: 豐水有, 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 以燕翼予,武王烝哉,數世之人也。” 鄭玄注:“燕,安也。” ❷燕飲也。《詩經·魯頌·閟宫》: “魯侯燕喜,令妻壽母。” 鄭玄箋:“燕,燕飲也。” ❸猶“褻” 也。《禮記·學記》: “燕朋逆其師。” 鄭玄注: “燕,猶褻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燕,音鷰。”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鳴禽部 > 燕 > 燕 燕 yàn 亦作“鷰”,亦稱“燕燕”。燕科。今俗稱燕子,以家燕、金腰燕常見。家燕髓長十餘厘米。上體藍黑有光澤,前額、喉與上胸栗色,下體餘部帶白色。尾呈叉狀,嘴扁而短,口裂深。飛行時捕蚊蠅等飛蟲爲食。喜營巢於屋樑或廊檐下。我國大部地區爲夏候鳥。《爾雅·釋鳥》:“燕燕,鳦。”邢昺疏:“此燕燕即今之燕,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韓非子·喻老》:“甲胄生蟣蝨,鷰雀處帷幄。”北周·庾信《入彭城館》詩:“夏餘花欲盡,秋近鷰將稀。”唐·元稹《遣春十首》詩之六:“高屋童稚少,春來歸鷰多。”《集韻·去霰》:“燕,鷰。”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燕 燕 yān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燕 燕 yān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鳴禽部 > 燕 > 燕 > 鷰 鷰 yàn 燕 燕yan旧时河北省的别称。亦指河北省北部。汉·桓宽《盐铁论·本议》:“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紵,养生送终之具也。” ☚ 析木 西口 ☛ 河北省【同义】总目录 河北省燕 燕【同义】总目录 燕神女天女海燕玉燕玄鸟夏侯社客鸷鸟意而鷾鸸乙鸟元鸟意怠燕婢玄乙鳦巂周燕yān〖名词〗 一、古国名。本作匽、郾,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地域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建都蓟(即今北京)。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33)。《乐毅报燕王书》:乘燕之敝以伐燕。——趁燕国疲弊来攻打燕国。《六国论》:秦之用兵于燕赵。——秦国对燕国赵国动用军队。《信陵君救赵论》: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赵国、魏国灭亡,那么楚国、燕国、齐国将作为它的后继。 二、地名。指今河北、辽宁一带(5)。《贾谊治安策一》:卢绾王燕。——卢绾在燕地称王。《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燕、赵一带,古代传说有许多慷慨激昂的人。《阅江楼记》:藏燕、赵之艳姬。——藏纳燕、赵一带的美女。 三、五代初,刘守光据幽州所建国亦称燕(1)。《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当他用系索捆绑着燕父子刘仁恭、刘守光,用木匣装着梁末帝朱友贞和部将皇甫麟的头,送入太庙,还箭给先王,并把成功的喜讯报告先王。 燕yān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一带。 另见784页yàn。
燕yàn❶ 燕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之巢于幕也。”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 ❷ 通“宴”。❶ 安详,安宁。《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岂弟。”(孔:很。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 ❷ 宴饮,宴请。《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以乐。”《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 另见776页yān。 燕*鷰(一)❶D1E0 (一)yan❶鸟类的一科,体型小,翼尖而长,尾巴分叉如剪刀,属候鸟:莺歌~舞。<文> ❷宴饮:欢~/盛~。<文> ❸安闲;安乐:~乐。 (二)yan❶古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❷指河北北部:大雨落幽~。 ❸姓。 安宁 安宁宁(宁安;宁息;间宁;闲宁;晏宁;由宁;乂宁;妥宁;便宁) 舒 康(康宁;康靖) 燕(燕宁;燕闲) 静(静办;平静;宁静;沉静) 泰(帖泰;安泰) 清谧 怀和 艾康 晏如 晏然 安生 安休 安措 安镇 安然 太平 亨通安泰:开泰 社会太平安宁:太康 社会秩序安宁:治安 社会安宁,风气良好:门不夜关 国家太平安宁:治康 平静安宁:夷晏 安宁清谧:晏清 健康安宁:康宁 富足康宁:富康 幸福安宁:福褆 和平安宁:辑宁 生活安宁,没有骚扰:鸡犬不惊 鸡犬无惊 不惊鸡犬 鸡犬以宁 清平安宁:清晏(海内~) 清安 和睦安宁:和宁 辑睦安宁:集宁 安息,安宁:帖息 富足安宁:阜安 强盛安宁:荣怀 日渐安宁:寖安 永久安宁:永宁 安宁、和顺的样子:翕然(天下~) 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永无宁日 (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安宁)
另见:太平 安静 安全 ☚ 平静 太平 ☛
宴饮 宴饮燕(燕觞;燕酌;燕俎;式燕) 饫(饫宴;宴饫) 式宴 飨宴 飨饮 生日前夕的宴饮:餪生 祭毕宴饮:饮福(饮福宴) 秋日的宴饮:秋宴 宴饮远归的人:软脚 招人宴饮:招饮 聚朋宴饮:朋宴 君臣宴饮欢乐:需云 欢乐宴饮:欢饮 欢饫 欢醑 饮至 宴会欢饮:宴饫 酒宴中互相斟酒欢饮:传杯弄盏 传杯送盏 传杯换盏 传杯弄斝 弄盏传杯 传觞递盏 欢饮而不拘形迹:遗簪脱舄 女子欢饮而不拘形迹:遗簪堕珥 遗簪坠珥 遗珥堕簪 遗珥坠簪 遗钿坠珥 坠钿堕履 珥堕簪遗 堕珥遗簪 堕簪遗珥 断珥遗钿 折钗堕珥 游乐宴饮:游饮 游宴 公余游宴:私 相聚宴饮:聚 朋友之间互相邀请宴饮,你来我往:酒食征逐 征逐酒食 征逐游宴 连属的宴饮:轠席 以礼宴饮宾客:礼飨 在妓院挟妓女宴饮:吃花酒 逛妓院,吃花酒之类的行径:飘风 嫖妓宿娼,吃花酒:飘酒 亲昵、不拘礼节的宴饮:狎宴 狎筵 愉快地宴饮:欢宴 欢设角酒 高雅的宴饮:雅宴 雅燕 纵情宴饮:酣宴 酣燕 酣 通宵宴饮:长夜之饮 宴饮热烈:觥筹交错 杯觥交杂 宴饮间:酒次 酒半 宴饮尽欢:宴乐 宴衎 欢聚宴饮的情景:献酬交错 (聚会欢饮:宴饮) ☚ 满饮 痛饮 ☛
宴席 宴席宴(家~;国~;大~;小~) 饮(饮席;饮宴;饮燕;饮) 酒(酒席;酒) 局(局席) (席) 燕(燕席;燕俎;酒燕) 盘筵 尊俎 盘樽 摆设宴席:设 重大事务庆贺大办宴席:椎牛酾酒 槌牛酾酒 款待客人的宴席:饷宴 宴请宾客的宴席:宾筵 古代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飧饔 办喜事的宴席:贺酒 喜宴 喜筵 嘉宴吉席 庆祝生日的宴席:生日宴 庆贺功名成就的宴席:庆功宴 春节期间的饮宴:春酒(请~) 春醠 春醪 春醴 春蚁 春饮 春宴 春酌 比较简单的宴席:便宴 小宴 谦称不丰盛的宴席:薄宴(聊备~) 临近结束的宴席:残席 宴席将尽:杯残炙冷 宴席结束:散席 终席酒阑人散 酒阑宾散 酒阑客散 (请客的酒席:宴席) ☚ 酒席 烟、酒 ☛
宴请 宴请宴(大~宾客) 请 食 飨 燕 宴请或送行:燕饯 宴请客人:请客 速客 屈客 命客 生日宴请客人:酬生日 以酒食宴请客人:宴客 集会宴客:筵会 宴请宾客:燕客 设客 宾食 宾燕 宴宾 摘缨 宴请朋友:宴朋 宴请皇上:设上 为答谢而宴请:酬宴 大肆宴请宾客等:大操大办 (设宴招待:宴请)
另见:设置 酒席 招待 客人 ☚ 招待 款待 ☛
燕子 燕子燕(燕燕;燕婢;燕儿;~剪;海~;玉燕;紫燕;汉燕;社燕;越燕;劳燕;春~;归~) 鳦 玄鸟 元鸟 乙鸟 玄乙 玄禽 天女 神女 意怠 意而 鷾鸸 乌衣 玉剪 留爪 鸷鸟 嶲周 玄莺 紫莺 越莺 游波 舍鹏儿 青衣童子 小燕子:燕儿 雏燕 乳燕 衔泥的燕子:泥燕 鸣叫的燕:语燕 在空中飞动的燕子:飞燕 飞乙 雨中的飞燕:雨燕 ☚ 飞雁 鹤 ☛
安逸 安逸燕(安燕;清燕) 恬(恬安;恬逸) 晏(安晏) 安息 遑安 遑宁 愉佚 愉逸 疏闲 安逸与劳苦:逸劳(~结合) 逸勤 悠闲安逸:优 闲晏 优游安逸:游佚 饱足安逸:饱佚 富足安逸:富逸 富豫 欢乐安逸:欢逸 戏嬉安逸:戏豫 骄奢安逸:骄逸 骄佚 闲散安逸:暇逸 闲静安逸:闲逸 清雅闲逸:清放 清高闲逸:贞闲 闲逸的神态:袖手 清静安逸:恬逸 有的过于辛勤,有的过于安逸:劳逸不均 非常舒服安逸:丰豫 长久的安逸:永逸 辛苦一次就能得到永久的安逸:一劳永逸 只图眼前暂时的安逸:偷安旦夕 (安闲舒适:安逸) ☚ 闲适 不舒服 ☛
亲近 亲近亲(亲就;归亲;习亲;贴亲) 比(比近;比周;比昵) 狎(狎昵;狎近;狎比;狎妮;驯狎;惯狎)昵(昵狎;昵近;近昵;委昵) 友(~爱) 睦 亵 内(~人) 幸偎 燕 黩(黩近) 结好 洽比 着己 密切 同衾 厮勾 靠拢 接武 接席 接翼 贴近 近暱 近就 近习 亲近的:贴己 贴身体己 最亲近的:贴心 贴肉 关系亲近:噬肤 交往亲近:游习 游款 通狎 与人亲近:接近 亲近女性:倚翠 结识亲近:沾识 互相亲近:相戚 彼此了解而亲近:知近 顺从亲近:慎比 驯服可亲近:驯狎 和谐亲近:谐比 融洽,亲近:洽浃 赏识亲近:赏狎 悦爱而亲近:爱狎 亲爱,亲近:昵爱 同女性亲热昵爱:倚玉偎香 敬爱亲近:爱亲 知己亲近:自己 私下亲近:私昵 私暱 燕昵 主动亲近:相就 亲近而信任:亲信 亲近而喜欢:亲乐 不正当的亲近:媟狎 淫狎 偏袒亲近:偏比 特别亲近:偏暱 亲近异常:狎异 亲近的样子:戚然 (双方亲密:亲近)
另见:亲密 接近1 轻佻 ︱疏远 ☚ 亲昵 狎昵 ☛ 燕yàn伊甸切,去霰。 ❶燕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之巢于幕上。” ❷亵渎,轻慢。《礼记·学记》:“~朋逆其师。” ❸通“宴”。宴饮,宴会。《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以敖。” ❹通“宴”。安逸,安闲。《史记·万石君传》:“虽~居必冠。” 〖燕〗 (一)粵 jin3〔宴〕普 yàn ❶ 燕子。許慎《說文解字》:「〜,玄鳥也。」(玄:黑色。)白居易《燕詩示劉》:「梁上有雙〜,翩翩雄與雌。」(梁:房屋的橫樑。) ❷ 通「宴」,宴會,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宴」。司馬遷《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惠帝與齊王〜飲。」
(二)粵 jin1〔煙〕普 yān 周代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省和遼寧省一帶。蘇洵《六國論》:「〜、趙之君,始有遠略。」
燕古国名。本作匽或郾,姬姓。周初受封,第一代封君是召公奭。领地在河北省北部至辽西大凌河流域,孤竹、令支等小国皆隶属之。由于地处北疆,远离周王朝中心地区,势力较弱。春秋时,北边的山戎兴起,南下侵扰,被迫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举兵北伐,山戎败退。稳定了王国在燕山南北的统治。山戎衰落后,东胡兴起,成为北边的严重威胁。战国时,燕昭王励精图治,国力增强,派遣大将秦开北伐,击退东胡,拓地千余里,势力扩展到辽河流域,与欲图西进的箕氏朝鲜相遇。乘势击之,拓地二千里,至满潘汗为界。随后,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西辽等郡。并从造阳(今河北怀来县)至襄平(今辽宁辽阳)筑起长城,以防御东胡。在东北西南部和南部地区,经过长期的开拓和经营,促使这个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扩大了华夏文化的影响。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至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 燕Hirundo鸟纲,雀形目,燕科(Hirundinidae)各种类的通称。体型小而轻捷。翼尖长,尾呈叉状。喙短阔而扁平,口裂甚阔。跗蹠细弱,前缘具盾状鳞。飞行时捕食昆虫,除两极和新西兰外,遍布全世界。计有75种,中国有8种。如家燕(Hirundorustica),体长约17 cm。上体呈金属蓝黑色,额和喉部栗红色,腹部白色。多活动于城乡各地。啄取湿泥营巢于梁上或檐下。每窝产卵4~5枚。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食,有益于农林。夏时遍布中国,冬迁南方。另一种金腰燕(H.daurica),体型稍大,腰羽栗黄色,腹棕白色,有黑褐色细纹,夏时亦几遍中国各地。 燕 燕国名。周代召公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地区。《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灭纣,封召王于北燕。”始建燕国应是公元前11世纪,共和 (公元前841年)后,燕始成为12侯国之一。至战国为七雄之一。自公元前841年历惠侯、釐侯、顷侯、哀侯、郑侯、穆侯、宣侯、桓公、庄公、襄公、桓公、宣公、昭公、武公、文公、懿公、惠公、悼公、共公、平公、简公、献公、孝公、成公、文公、简公、桓公、文公、易公、燕王哙、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燕王喜35侯王,619年,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此后历代分争割据凡在原燕地均称燕。如东晋时的鲜卑慕容氏称帝,国号燕。五代时刘守光据幽州,自号大燕皇帝。 ☚ 衙内 徭役 ☛ 燕 燕先秦时期诸侯国名。姬姓。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召公奭。建都蓟 (今北京西南)。其疆域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进入战国后,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燕昭王即位,奋发图强,“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终于使“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战国策·燕策一》)。前284年,燕上将军乐毅破齐,连拔齐70多城。并“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 ( 《史记·匈奴列传》),疆土向东北扩展到辽东。前279年,燕昭王死,其子惠王即位,乐毅逃往赵国。齐将田单陆续收复丧失的70余城。其后,秦国势力大增,侵魏、灭韩、破赵之后,秦兵进逼易水攻燕,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为 “使者”谋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前227年,秦将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在易水以西被秦军击败。次年,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于辽东郡,献太子丹的头向秦求和。前222年,秦将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燕灭。 ☚ 秦 吴 ☛ 燕鷰㊀ yan ❶古书里有时用作“宴”。如:燕居,燕好,燕乐。 ❷候鸟名,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㊁ yan 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❷姓。 燕yàn《本草纲目》禽部第48卷燕(269)。药名。别名乙鸟、玄鸟、鸷鸟、游波、天女、鷾鴯,详见“燕肉”、“ 燕窠中土”条。 燕yān ❶ (古国名) Yan, 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❷ (河北北部)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❸ (姓氏) a surname: ~ 凌 Yan Ling 另见 see also yàn。 ◆燕山地壳运动 Yanshan diastrophism
燕[鷰]yàn (鸟类的一科) swallow: 家 ~ house swallow; 一群飞 ~ a flight of swallows; 一 ~ 不成夏。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另见 see also yān。 ◆燕巢幕上 a swallow's nest in a tent — precarious; be in a very precarious situation; be in great peril; The swallow makes its nest in a tent — unaware of its danger.; 燕尔新婚 marital happiness; conjugal bliss; joy of new marriage; 燕颔虎颈 a noble look; herculean [powerful; strong; stout] in appearance; 燕麦 oats; hot cereals; oatmeal; avena sativa; 燕雀 {动} brambling; bramble finch;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How can a common fellow read the mind of a great man?; What can a swallow know of the aims of a swan goose?; 燕雀处堂 swallows and sparrows nesting in the hall, unmindful of the spreading blaze — oblivious of imminent danger; be ignorant of imminent danger; forgetting forthcoming disaster; living in a fool' s paradise; 燕隼 {动} hobby; 燕尾 forked tail; swallow tail; 燕窝 bird's- nest; cubilose; edible bird's nest; 燕鱼 {动} Spanish mackerel; 燕子 swallow 燕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召公奭,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成为北方大国。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 燕❶国名。❶又作匽国、郾国,亦称北燕国。西周初封置,姬姓,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一说在今北京市房山县东南琉璃河镇)。战国为七雄之一。前222年为秦所灭。
❷姞姓,西周封置,又称为南燕。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❸十六国之一,即前燕。公元285年鲜卑慕容廆率慕容部在辽河流域建立部落国家。337年其子皝称燕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皝子儁灭冉魏,迁都蓟(今北京市西南),于352年称帝;五年后再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有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370年为前秦所灭。
❹隋大业十一年 (615年)上谷郡(治易县、今河北易县)王须拔起事,自称漫天王,国号燕。
❷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❸邑名。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秦置为县。
❹地区名。即今河北涿县以北地区。 燕古国名。❶亦作匽郾。亦称北燕。姬姓。周召公奭的封国,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势力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地区。战国时易王始称王,为七雄之一。燕王哙让国于大臣子之,引起内乱,一度被齐攻占。昭王时招贤图强。以乐毅为将,于前284年联合秦、楚、三晋伐齐,攻下临淄等七十余城。昭王之世,燕将秦开袭破东胡,扩展土地千余里,筑长城,建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燕惠王,以骑劫代乐毅,齐将田单举兵反攻,燕军大败,所得齐地全部失去。前228年秦兵临易水,将攻燕,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未遂。前226年秦攻破蓟,燕王喜亡居辽东。前222年秦虏燕王喜,燕亡。 ❷姞姓。亦称南燕。相传为黄帝之后。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燕爵位名。为天燕的简称,见“六爵”。 燕yàn❶ 燕尔新婚|燕颔虎头|燕侣莺俦|燕舞莺啼|燕语莺啼
❷ 旧燕归巢|劳燕分飞
❸ 蚕头燕尾|处堂燕雀|虎颈燕颔|环肥燕瘦|幕上燕巢|莺歌燕舞|莺吟燕舞
❹ 伯劳飞燕|池鱼堂燕|鼎鱼幕燕|来鸿去燕|身轻如燕 另见yān。
燕yān ❸ 郢书燕说 另见yàn。
燕燕,甲骨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象飛燕之形。 卜辭假借爲宴饗之“宴”。金文有 字,形義與飛燕無關,銘文用作方國名,隸定作 “匽”,或增意符“邑”,隸定作 “郾”,後世以象形字 “燕” 代之,如舊指今河北省爲“燕”,今音讀陰平。 楚簡帛文作 ,从鳥,晏聲,新造形聲字。秦簡牘文作 ,沿襲古飛燕之“燕”的字形而作古隸風格。 燕 甲骨文; 篆yàn,yān[《説文》:“燕,玄鳥也。籋(niè)口,布翅,枝尾。象形。”燕:1.yàn,象形。候鳥,翅尖長,尾羽分開似剪刀,春來秋去,在簷下築巢,撫育雛燕。喃喃叫聲,婉囀不輟。飛翔時快速捕食害蟲,對農作物有益,對人類有利。千百年來飛入人家,在梁上做窩,受到人的保護。燕是候鳥,在一定的時間段内南北遷徙,或早或遲,遂成了物候學家研究或記錄的物件。2.yān,周朝諸侯國名,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西部;舊時河北的别稱,也指河北北部一帶。] [唐] 劉禹錫 《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燕(yàn)“ ,玄鸟也。籋口,布翅,枝尾。象形。凡燕之属皆从燕。”(於甸切) 徐锴《系传》:“籋音聂,小钳也。” 甲骨文有 、 、 ,象燕子之形。卜辞或用其本义,如:“擒获燕十,豕一,麋一。”(《存》上746)[1]玄鸟,意思是黑鸟,各本因避清庙讳,改为元鸟。籋口,意思是像钳子一样的口;布翅,张着翅膀;枝尾,是尾巴分叉。段玉裁注:“(籋口)故以廿象之;(布翄)故以北象之;(枝尾)与鱼尾同,故以火象之。”在卜辞与传世典籍中,“燕”借为“宴”,谓宴飨宾客,后来还增加偏旁作“讌、醼”。张舜徽云:“燕、乙一物,故同训玄鸟,以其背色黑也。燕象正面之形,乙象卂飞之形。乙下云:‘齐鲁谓之乙。’是由方音而殊读耳。经传多燕燕二字叠用,即乙下所云‘取其鸣自呼’之意也。”[2] “燕”读yān时,指古代燕国,本作“匽”、“郾”,后作“燕”。燕为姬姓,开国国君是召公奭。 燕部没有属字。为什么“燕”部没有属字又被立为部首呢?邹晓丽先生说,这与“燕”作为商族的图腾有关。《诗经》说的“玄鸟”即燕,被商奉为始祖。燕地也是殷商氏族的发祥地。“燕”反映了古代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故单立为部首。[3] 燕(16画) ❶yān ❷yàn[鷰]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读yān,表示古国名、古地名和姓氏等时,“燕” 没有异体; 读yàn、表示 “燕科鸟的统称” 及古通 “宴” 等义时,“鷰” 是 “燕” 的异体。匕,不要错写成七;廿,不要错写成艹。 *燕yān16画 火部 (1) 古国名,在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2) 指河北北部: ~赵。 (3) 姓。 另见yàn(462页)。
*燕1〔鷰〕yàn16画 火部 鸟类的一科。体型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呈剪刀状。捕食昆虫。属候鸟。
*燕2yàn〈书〉通“宴”。 (1) 宴饮。 (2) 安乐;安闲: ~安|~乐|~居|~尔。 另见yān(459页)。 燕 ☚ 燕部 龍部 ☛ 燕鷰1.yàn 2.yǎn1.yàn 小篆以来的象形字。廿象头和嘴,口象身,北象两翅,灬(火)象尾。是一种候鸟名。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屋檐下用泥作巢,捕食昆虫。俗写有作鷰的,把燕尾去掉,下面加上鸟旁,不合“六书”,但印刷铅字有,现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古书里音义通宴。如:燕居|燕好|燕乐。宴有安义。 2.yān 假借为周代诸侯国名。本作匽或郾。姬姓。建都在今北京。如:燕京(如:燕京大学|燕京八景)|燕郊(在通县东、河北省与北京市交界处)。 燕鷰★异◎次★常◎常
象形,甲骨文、小篆象张翅欲飞的燕子形,隶定为“燕”。本义读yàn,燕子,鸟名,假借为设宴、宴饮(与“宴”同);又读yān,假借为古国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由此引申为河北北部一带、姓等。鷰,形声,从鳥,燕省声,鸟名。《异体字表》以“鷰”为异体字。 【辨析】 “燕”与“鷰”不是等义异体字。燕 (yàn)此背面形也。“廿”象籋口,“口”象脊,“北”象張兩翅,“火”象尾。 【按】籋,音niè,鑷子。籋口,即燕口。因其口似箝籋之形,故稱。 燕 甲 篆 隶yàn【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只头朝上展翅奋飞的燕子,剪刀似的尾巴是它的特征。小篆字形形体割裂,唯下部的火旁尚有燕尾的痕迹。 【释义】《说文》:“玄鸟也。”燕是商族的图腾。燕是一种候鸟,往往是冬去春来,因此燕子成了春天的象征,如[莺歌燕舞]、[燕剪春风]等都是春天的物象。因为燕子的迁徙,又引申出分离、离别等意象。如[劳燕分飞]比喻别离。燕子和鸳鸯一样,喜欢双飞双栖,人们也常以[燕侣]比喻夫妻和睦恩爱。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in Oracle is shaped like a flying swallow with its head upwards. The forked tail is the feature. 【original meaning】Swallows,which were the worship of Shang nationality. 燕 ☚ 聯 盥 ☛ 000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