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焦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焦绝

即干燥脱水。

焦绝

焦绝读憔悴 (qiáo cuì)

【焦绝】抑郁貌。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素问·风论》)
译文 心风病的症状是: 多汗怕风,形容憔悴,好悲哀,面色红,病重时说话謇滞,诊察口唇,可出现红色。

1.焦绝是双声 (精从旁纽) 联绵词,它与下列联绵词声转义通
(1) 憔悴、。 《楚辞·渔父》: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玉篇·面部》引作“颜色”。 高阳生 《脉诀·九道歌》: “形容憔悴发毛干。”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第二: “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2) 蕉萃。《左传 ·成公九年》: “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后汉书·应劭传》引 “蕉萃”作憔悴。
(3) 焦瘁。《汉书·叙传·答宾戏》: “朝为荣华,夕而焦瘁。”颜师古注: “焦音在消反,瘁与悴同。”
(4) 癄瘁。《汉书·礼乐志序》: “纤维癄瘁之音作而民思忧。”
(5)。 《淮南子·主术》: “百姓黎民于天下。”
(6) 憔。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 “形容憔。”
(7)萧悴。《晋书·郭璞传》: “萧悴其形。”
(8) 噍悴。《说苑·修文》: “感激噍悴之音作而民思忧。”
(9) 燋悴。 《一切经音义》六: “燋悴, 《三苍》作。”
(10)愁悴。《文子·上德》: “有荣华者必有愁悴。”
(11) 瘦悴、瘦瘁。杨士瀛《直指方·耳聋》: “劳役伤其脾气,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愦愦,是为劳聋。”刘昉《幼幼新书》引吴氏生犀饮: “或作骨蒸,瘦瘁。”《普济方·卷一百八十·消渴病虚乏》: “夫久病消渴之人,营卫不足,筋骨羸劳,肌肤瘦瘁,故病虽瘥而气血未复,乃为虚乏。”《薛己医案》:“盖缘衰老之年,严寒之时,病中苦楚,饮食淡薄,己涤肥浓之气,独存瘦悴之形。”
(12) 消悴。《圣济总录·卷八十九·虚劳盗汗》: “眠寝之间,汗出盗人气血,久则津液枯耗,谓之盗汗。此盖虚劳之人,阳气外虚,风在肌表,腠理虚疏,心气不足故也。不治则营卫衰损,肌肉消悴,变为羸瘠。”
2.又声转为下列词形
(1) 噍杀。《礼记·乐记》: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
(2) 焦杀。《史记·乐书》: “志微焦杀之音作而民思忧。”
上述联绵词表精神有忧愁抑郁义,表形体则有消瘦枯槁义。
3.亦可单写作或悴、 瘁。 《荀子·王霸》: “必自为之然后可, 则劳苦耗莫甚焉。”杨倞注: “, 也。” 《灵枢·本神》: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又可单写作焦。《难经·二十四难》: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素问·上古天真论》: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焦 (qiáo乔),同憔,憔悴。” 《普济方·卷三百八十·治小儿一切疳》: “心腹胀满,乳食不化,喘促气粗,咳逆多啼,骨立毛焦,好吃泥土,痢多酸臭,此名脾疳。”
4.并可交错使用。《灵枢·本神》: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无悴色夭,死于夏。” “皮草焦、毛悴色夭”即皮毛憔悴、色夭之意。
古音焦 (燋)、 蕉皆属精母宵部, 憔、 、 噍皆属从母宵部,癄 (庄·宵) 萧 (心·宵)、愁 (床·幽)、瘦 (山·幽)、消(心·宵)、杀 (山·月)、绝 (从·月), 悴、、瘁、 萃皆属从母物部。精从心旁纽,床山旁纽,山心准双声,精庄准双声,床从准双声。宵幽旁转,物月旁转。憔悴是双声 (从母) 联绵词。

☚ 服臆   浸淫 ☛
000001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