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症←→热症hán zhèng ← → rè zhèng寒症:中医指不怕热、怕寒、手足冷、腹泻、脉博迟缓等综合症状。 热症:中医指发热、舌红、便秘、口渴、脉博快等综合症状。 热症即热证、阳证。 热症 热症此系以血、希拉亢盛为病的热性病变,并有血或血、希拉兼杂为病的各种变化。热症从本质上可分伤热、瘟热、骚热、毒热四种。热性病变有发病急骤,发展迅速,且易并发其他疾病等特征。希拉在五元中属火,具有锐、热等特性,如合并血热则热势更加炽盛。 过多地进食热性,酸、咸、辛味的饮食,用力过度,受伤,盛怒,长时间烤火或强烈日光下暴晒,四季气候反常,如夏季过热,冬季过暖,雨季干旱和粘疫流行以及治疗寒症时“四火”之法过度等,均使血、希拉亢盛而导致热势上升,使疾病本质转为热性。伤热主要由外伤感染所致,瘟热主要由时疫所致,骚热主要由饮食失节、起居失常所致,毒热主要由饮食不慎中毒所致。 热症总的症状为高热、头痛、全身刺痛而痛处不移,鼻干,口干渴,颜面潮红,目黄赤,汗多而臭味大,夜不安眠,白昼亦不能入睡,舌苔厚而腻,泻出物为血或带脓,小便红黄,臭味浓,蒸气大,脉象浮数而紧。本病多在夜半、中午及食物消化时易于发作。 治疗宜用凉性药物。但在热邪将尽之际,如不注意调节药力、药量,则易发生治疗谬误而使病情复杂化。此称“热病山滩际”或“寒热之界”(参见热病各条) ☚ 脉病 寒症 ☛
热症 热症热症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系由血、希拉失常而引起的急性热病的总称。《四部医典·密诀本》云:“正常的希拉,其性热且锐,如果偏盛,便危害人的身体。这是一切热性疾病的原因。如果没有希拉病因,热病便无从产生。”气候反常,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均可使希拉功能失调,如过量进食陈肉、油腻、糖类、酒类、葱蒜等辛、酸、咸味及热性食物;劳动用力过猛,急行疲劳,负荷超重,被马踢或践踏,从悬崖峭壁跌堕,日晒烤火或炎热的中午酣睡等,均为引起希拉偏盛或血、希拉相搏之因素。另外,由四季气候反常及粘虫(致病微生物之意——译者)之传染,可引起瘟疫; 由饮食不节,起居不当,可诱发骚热(亦称紊乱症),饮食不节可导致中毒热,起居不当,可导致伤热。 热症从病理上分为未成熟热(或未成型热)、增盛热和山滩界热三个阶段(专条论述)。在此三个阶段,如因误治或其它原因,可转变为空虚热、隐伏热、陈热和浊热等病。从类型上可归纳为伤热、骚热、疫热和毒热四种。 热症总的症状 头痛,身体发热,颜面和双目黄赤,鼻孔发干,口味酸苦,口干剧渴,舌苔灰黄而厚,恶心,吐泻物均呈黄色,唇结白皮,痰色赤黄并带有咸味,胸部刺痛,身体沉重而昏眩,食欲不振,夜不安寐,白天不能入睡,多在夜半、中午及食物消化时痛盛。病情发展至严重阶段即发高烧,汗多而臭味大,脉象颇洪、数而紧,尿赤黄,臭味浓、蒸气大,尿渣纷纷聚集呈紫红色。 热症治疗总则 诊断力求正确。宜采取对症治疗,不失时机地治疗和针对热症本质的压服治疗等原则。如果不懂治疗原则,施治的药物便起不到作用,故对症治疗颇为重要。如寒热被混淆,施治的药物亦不能奏效。因此,首先要分清寒热,然后疾病与施治的药物才能相合。如果疾病溃散乱窜,施治的药物难以摄纳,此时,首先应该收敛扩散的疾病,然后针对疾病的本质,再予制服。对血、希拉热,应施以凉性治法制服。然而,热症之未成熟阶段,因与热邪混合之巴达干、赫依尚未分离,故先投以查干汤,促使巴达干、赫依平息而分离,同时将热症引入成熟之轨道。与陈热相混合时,应用分而治之的原则,须集于一方汇入河道。此种方法既有利,亦有害,治热促寒,利害并存。缓泻施治,不会危及生命;治寒促热,也利弊共存,调治容易,如拖延过期,则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之初,要治热促寒。扩散热症,皆由赫依领头扩散。若不收敛,虽用药物施治,亦不易奏效。故应运用药物与饮食起居等治疗方法平息赫依以后。将疾病收敛,再投药物医治,则好似火上浇水一样,奏效甚速。无暇成熟热症者,即向要害部位扩散之热症,一开始就危及生命。故毋须候其成熟,要用“四水治法”及时施治。此为对热症不使之超越时限的治法。但施治不善,治之不足,则仅仅压服了病势,仅感觉舒适,而余热未除,耗损体力,超越了时限。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应注意不为暂时的假象所蒙蔽。又如为了增强患者体力,施治不可间断。用药相反,隐热转寒,用“四火治法”等,均致使热症超越时限。用药量偏高,病势微弱而药力猛锐,则易诱发巴达干、赫依之邪,寒症危及生命。以上两种疾病症状很相似,须随时观察,及时施治,以挽转危机。赫依性热症之治疗,先给以富于营养而温性之食物,用驱逐法治疗;希拉热邪则施以截漏法治疗; 巴达干热邪则先揭去其寒罩,以压制法治之,尔后根据病情变化对症下药;血热则用放血疗法使病势减弱;黄水热则应用下泻和干涸疗法;增盛于脏器之热症则用凉性散剂和放血疗法治之; 降于腑器之热症则以攻泻法除病为宜;扩散于皮肤、肌肉之热症则宜用发汗疗法和水疗法; 渗于骨胳之热症则用罨敷及药水浸浴法祛病;窜于脉道之热症则用泻脉及放血疗法施治;热势严重而新患的热症,应像雷电轰击般地施治,迅速压服病势之发展;病势弱而陈旧的热症,宜和缓地清除热邪; 小儿热症宜以柔和疗法治之,体质好的青壮年人的热症,要积极加以歼灭;老年人的热症,则宜先补其体力,尔后视病情施以对症治疗。 热症治法 有药物、外治、饮食和起居等四种。 药物治疗 有平息法与下泻法两种。平息的药物又分汤剂、散剂、油剂三种。汤剂又有成熟汤与分离汤、收敛汤、杀戮汤、探测汤、勾摄汤、干涸汤等七种。成熟汤剂又分三种:巴达干、赫依偏盛则宜投查干汤,希拉偏盛则宜投当药三味汤,血偏盛则宜投三子汤。分离汤剂也分三种:苦参三味汤能分离赫依性热症,栀子独味汤能分离血热症,石榴三味汤能分离巴达干热症。收敛汤:七珍汤与珍珠干三味汤加红糖能收敛由赫依引起的扩散热症。杀戮汤:齿缘草五味汤能治增盛之疫热症,黄连五味汤能治伤热、骚热及增盛热症,大剂十五味汤能杀戮毒热症,大剂十味汤能杀戮陈热症。探测汤:羊跟骨独味汤、三骨滋羊汤及小茴香三味汤等,能测知山滩界热症。勾摄汤:四养汤(肉、黄油、红糖、酒)能收敛(勾摄)赫依性激荡。干涸汤:文冠木九味汤能医治浊热症。散剂的应用,在热势极严重时,宜投冰片七味散、冰片九味散,以扑息热力炽燃。中等热症宜投檀香十味散。热势轻微时,用牛黄十味散,以除病热。热症与赫依合并,药用沉香十味散,热症与巴达干合并,药用天竹黄安乐散,根除陈热症,药用冰片二十五味散,热症与粘合并时,药用制希拉大小方及漏芦花十二味散等方。油剂则以三子药油丸能除虚热症的后遗症,地丁药油丸能驱除陈热与赫依的合并症,文冠木药油丸断除浊热症的后遗症黄水病。用平息法不能除热症时,可用泻法施治。一切热症成熟时下泻施治最适宜。然而,能不能下泻,需要观察病情、患病时间和患者体质再行决定。医治希拉性病,治法只有下泻,然而对未成熟的热症,却不能下泻,要防其扩散。如果赫依的势大亦不能下泻。施治时,要有先行准备、正式下泻和善后处理等三个内容:先行准备,是热症尚未成熟时需令其成熟;若热症已经扩散,则应收敛将赫依的势头压平;隐热的假象需要揭开;胃火衰弱者需调养;剧痛者要予以镇痛;对除增盛热以外的陈旧热症,则以下泻、涂油按摩疗法施治。正式下泻须将所需药物配伍齐全。泻药有狼毒六味散(狼毒、京大戟、黄连、大黄、木鳖子、苣荬菜,共研细末),引用糖水送服,可除去病邪。热症既已成熟加冰片、牛黄; 热症犯腑者加五灵脂,地梢瓜;棘手难治时,加硼砂、红花为引;泄泻物臭气大,色变红黄,则病除之症象,宜饮开水,驱使净泻。泻后,以大米粥、面汤及掺水牛乳等清凉饮食断除后遗症。如果泻后进食热性饮食,其结果犹如向腑内施加毒剂。 热症外治法 有放血、发汗、罨敷、药水浸浴、拍水、灸疗等六种。 (1)放血:清理血液中之血、希拉热邪,适应于急性热症。但有七种热症不能放血,即未成熟热症,若行放血,会转为浊热症;骚热症恶血未分清时放血,会引起赫依骚动而使热邪扩散;空虚热若行放血,会引起赫依浮游,身体疼痛加剧,甚则危及生命;毒热症若行放血,会引起扩散,余热难除;患热症体虚者若行放血,会使更加衰弱;疫热症若行放血,病邪会侵入脏器之中; 粘热症若行放血,遗血会进入命脉。 可以放血施治的热症:成熟热、增盛热、伤热、血刺痛及无暇成熟之热症,可立即放血;骚热症先将正血与病血分离,尔后放血; 空虚热先用凉性饮食营养后再行微量放血;隐伏热先揭去巴达干覆盖,尔后放血; 陈热可以少量放血;粘性刺痛、疫热、毒热热邪坠入脉道,则可以微量放血。放血之手术操作见外治条。 (2)发汗: 通过汗腺排泄热邪的疗法。未成熟而病势严重者,不需要发汗,若令其出汗则无汗,会引起病邪紊乱而扩散。身体衰弱的病人不能发汗,发汗则诱发赫依,元气耗尽,身体受损。未成熟而病势轻微的热症,发汗则热邪从原路阻挡返回而病情好转。增盛热症要化成蒸气向外逐出。空虚热、赫依性热也须向外发散。陈热要用药水浸浴法发汗。疫热发汗乃为良方。肌肉、皮肤、骨胳热症也通过发汗治疗,汗有臭味时发汗最为适宜。应采取内排及外引两种方法。内排药有苦参七味汤内服,外引药取蒺藜煮于水中,以其蒸气熏身可出汗。 (3)罨敷法:有止痛作用,有冷罨与温罨两种。冷罨能止血刺痛,水罨敷能镇喉热、小肠刺痛、眼病等。但对未成熟热、合并赫依的热症不可用此法施治。温罨敷能镇赫依性刺痛。用油煮毡子施以温罨或用小茴香面施罨,可止游走性疼痛。 (4)浸浴、拍水、灸法:浸浴有五味甘露水浸法、天然温泉浴法,能医治热症散于肌肉、皮肤、脉道、骨胳等。沾水凉敷或喷激法,能医治表热。热势轻微的热症,令其发汗后喷激冷水可祛热,扩散热取大蒜灰3g,用白酒送服,后用冷水喷激于肩背、腰部等处。增盛热为熄其火焰,令其饮冷水,再用冷水喷激其全身。没有合并赫依的陈热的治法与增盛热同。如合并赫依则凌晨给以白酒少许,中午以凉水喷激全身,可除隐伏之热。虽说热症一般禁用火灸疗法,但火灸确实能闭锁热症的去路,如希拉热流窜于脉道,封锁流窜的狭路要隘;脉虚所致的热症,在隘口放哨以截断去路;由赫依驱使的热症可用火灸医治;赫依性疫症常侵扰人体,火灸可迅速令其归入本位;炭疽之热尚在表,险处制险医治妙;热症反寒者,火灸调养疗效高。以上皆为以热治热之良方。 饮食方面 对未成熟之热宜给促使成熟之饮食;对增盛热宜给轻扬促成的饮食; 扩散的赫依热宜给镇抑的饮食;对可疑症应给探测性的饮食;对空虚热宜给补益营养的饮食;热症与赫依合并者应给富于营养及轻性的饮食;隐伏热应给以揭其掩盖的饮食;陈热宜给开胃的饮食;寒盛者,宜给调养火热的饮食;赫依盛者,宜用镇赫依之营养饮食;耗尽体力的热症,宜用增强体力的饮食。如是,将适合的各种饮食,要结合病情、患者体质和时令来运用。 起居方面 对各种合并的热症,医治冷暖适中,便符合病情。对各种单一的热症,只有凉性治疗才符合病情。衣着、居住、行走要冷暖适宜,在日光与荫凉之间居住,防寒冷潮湿,居室要安静,衣着要温暖,但不要常出汗。既不要过分劳累地活动,也不要过分闲逸,还须适当地散步。白天少睡,常与知己的良友谈心,精神舒畅。 ☚ 老年肾虚 热症山滩界 ☛ 热症re zheng【医学】heat symptom compl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