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春秋前期郑国人。郑文公三十四年(前630年)晋、秦围郑时,曾受命说劝秦穆公退兵。他见秦穆公陈以利害说:郑国目前确很危险,但灭郑后得利的是晋而不是秦,晋国力量的增强就是秦国力量的削弱。继又指出,晋东灭郑后,必然西进,早晚要祸及西秦。又以史实说明秦对晋有恩遇,而晋却早已负秦。秦穆公听后,不仅答应撤兵,还派人为郑守城。晋文公见秦已单独撤兵,也不得不随之退出郑境。 烛之武zhú zhī wǔ〖名词〗 春秋时郑国大夫(2)。《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军队一定会退走。《郑子家告赵宣子》: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去年正月,烛之武陪同夷去朝见。 烛之武春秋时郑国大夫。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9年),晋秦两国军队包围郑国,被郑文公派去见秦穆公。他分析灭亡郑国将产生的后果:晋必将肆意开拓西边的土地,由此也要损害秦国。因此,穆公与郑缔结盟约,并派大夫杞子、逢孙、杨孙戍守,撤兵回国。此番游说使郑国解除亡国之祸。 烛之武春秋时郑国大夫。曾于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晋秦两国军队包围郑国时,受郑文公派遣,游说于秦穆公,使郑国解除了亡国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