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点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点检diǎn jiǎn❶检查,查点。綦毋潜《经陆补阙隐居》: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敦煌曲子词《十二时》之七:去后搜寻房卧中,点检生涯无一半。 点检 点检检点查点。孙光宪《杨柳枝》(有池有榭即蒙蒙):“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倒文作“检点”,义亦同。王之道《青玉案》(金尊照坐红裙绕):“检点春容何处早。柳条青眼,梅梢粉面,得恁于人好。” ☚ 点取 省 ☛ 点检 点检diǎn jiǎn查点,检查。李流谦《踏莎行·灵泉重阳作》:“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3—1484)毛滂《玉楼春·三月三日雨夜觞客》:“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阿谁追路问东君,只有青青河畔草。”(2—671) ☚ 点 点茗 ☛ 点检diǎn jiǎn反省、检查。韩愈《赠刘师服》:“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点检察看,暗中观察。《皮箱记》(贤孝):“这回去了细点检,值钱的东西拿一点。” ![]() ![]() ![]() 清点房产 清点房产起功局 另见:指着 检查 查看 计算 ☚ 清点 查点 ☛ 点检diǎn jiǎn❶检查,查核。李咸用《投知》:“酌量才地心虽劲,~~囊装意又阑。” 点检(1)职官制度。即点名监督。始于唐初。据《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官员在任旷职,有当值不值,点检不到,无故不上等方面。为惩治违纪行为,点检,作为一项检查制度纳入唐律。其中规定:凡内外官司应点检者,或数度频点,点名不到者,一点笞十。如一日之内点检虽多,止以二点致罪,限笞二十。若全旷职,则以无故不上科论处,计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2)职官名称。负责监督科举考试或官府中的考绩事务。此职设于宋。于景德四年(1007年)设点检试卷官,监督礼部试;官员均从馆阁、学官中选拔,其后,各级考试正式选派点检试卷官,以其考试科目的不同,分别考校举人试卷,批定分数,初选中式人数与等级,最后还要察核该卷有无舞弊事项。之后又有点检雷同官,检察考场中的不法行为,检察雷同的试卷,一旦发现共同作弊即行取消其应试资格,严重者并依律追究责任。此外,在门下省设置点检房,掌管驳正检失,与科举考试则毫无联系。在大理司设点检官,对评事官“已拟断文字,分两厅点检”,如有不妥,则请示长官决断,属于司法检察性质。辽金均沿用宋制,金设殿前都点检司,掌管部分宫廷内务,其性质近似唐代的殿中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