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卫生
炮兵卫生是根据炮兵的机械程度较高、机动范围广、火炮重等作业特点,积极进行卫生学防护,保障炮兵部队指战员的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炮兵作业卫生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冲击波对机体的影响: 火炮射击和炮弹爆炸时产生强大的气压称冲击波。此种冲击波共有三种,即炮口波、弹道波和爆波。冲击波对炮手的危害,主要是损伤中耳等器官。超压峰值在0.4kg/cm2时,可以造成耳鼓膜出血或穿孔;超过0.5kg/cm2时,对人体内脏有一定影响。火炮在工事内射击时,个别的达0.6kg/cm2以上,对指战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152加榴炮射击时,参战人员普遍有耳痛,耳鸣和听力损失现象,经1~2周后才能恢复,个别战士的听力长时间减退,甚至发生“爆震性耳聋”。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火炮射击时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噪声,其强度可达150~180dB。火炮射击时产生的脉冲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比稳定噪声严重。噪声不但对听觉器官有损害,它对全身器官也有影响,如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降低并有一过性痉挛,脑电图出现慢波,从而发生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外伤和腰腿痛:炮兵作业是重体力劳动,在战斗、训练中炮兵指战员要修筑射击阵地、掩蔽部、堑壕等工事,构筑一门122榴弹炮的掩体要挖土80m3,构筑一门122加农炮的炮场掩体要挖土72m3,加上人员掩体和弹药掩体共要挖土117m3。在阵地上推送极重的火炮,使火炮从行军状态转为战斗状态或从战斗状态转为行军状态时要求快速、准确。所有这些军事劳动,都具有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的特点,容易产生疲劳,甚至造成外伤和腰腿痛。视力减退: 炮兵作业中观察员和瞄准手常使用光学器材,发生视力减退的现象较多。如高炮部队的瞄准手在瞄准目标时,因敌机往往从阳光处飞来,所以要迎着阳光训练,要求不闭眼、不眨眼,一、二炮手常发生视力减退。在平射炮、曲射炮的侦察分队和瞄准手中发生视力减退的现象也有发生。此外,火炮在工事内射击时,如果通风不良,还可发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中毒。炮兵部队外出训练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经常风餐露宿,消化道疾病、伤风感冒等发病率较高。
炮兵部队的卫生保障工作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卫生人员要经常进行炮兵卫生知识的宣传,在执行任务前为部队讲清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预防方法,使全体指战员做到思想重视,措施落实。禁止人员进入火炮发射的正前方5km内及45°射角范围两侧;无后座力炮发射时,不准走进炮身后方200m内;火箭炮发射时,炮手要在车体两侧8m处向正前方卧倒以防气浪;反坦克导弹发射时要在导弹后方35°角外15m距离处卧倒。火炮射击前要装好炮上的防护钢板,阻挡冲击波和声波。火炮在坑道工事内射击时,在战术要求许可条件下,尽量将火炮推出坑道口外或把炮口伸出工事之外射击,坑道壁上可装多孔性材料吸音。炮手在射击时做张口、吞咽动作,配戴制式耳塞; 在没有制式耳塞的情况下,用棉花、凡士林做成耳塞也可收到一定效果。加强训练,使观察员、瞄准手熟炼掌握和使用光学器材。做好器材的保管、维修,保持干燥,防止发霉。在强烈日光下作业时,在观察器上装滤光镜。对一、二炮手装备墨镜以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