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景延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景延广892—947五代后晋将领。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字航川。能挽强弓。曾为王彦章部下。后唐明宗时,为汴州军校,从朱守殷举兵反。石敬瑭杀守殷后,录为客将。石敬瑭即位,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历官夔州节度使、保义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等职。后晋出帝即位,他辅政,不肯向契丹称臣,对契丹使者说:“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天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指契丹主)若要战,则早来”。天福九年(944年)契丹入寇,他任御营使,从出帝迎敌。与契丹战,他按兵不动;契丹兵退,又不敢追。终为出帝罢兵权,出为河南尹,郁郁不得志,大治宅第,为长夜之饮。开运三年(946年),契丹灭后晋,他被辽军所俘,次年自杀。 景延广891—946五代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字航川。以善射著名。初事梁邵王朱友诲,后为石敬瑭客将。石敬瑭称帝,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累迁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天平军节度使。出帝即位,大臣奉表称臣于契丹,景延广力止之,仅致书称孙。契丹怒,他对契丹使者曰:“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天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佗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乃与契丹绝盟。契丹入寇,从出帝北征,相峙于澶(今河南濮阳南)、魏(今河北大名北)之间,未尝临阵。石公霸、高行周、符彦卿为契丹兵所围,他按兵不救。契丹兵退,贬为河南尹。大治第宅,恣意挥霍。契丹灭晋,责以绝盟之罪,自杀。 景延广892—947五代时陕州(治今河南陕县)人。字航川。仕后晋任侍卫马步都虞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等职。石敬瑭死,他辅立少帝,任宰相。他反对向契丹称臣,曾口出壮言与契丹绝交。但契丹军南攻,他为上将率军御敌,不敢出战,敌退复不敢追击。后为少帝及桑维翰所忌,出为洛阳留守。开运三年冬(947年初),契丹军灭后晋时被俘,次年自杀。 景延广892~947五代后晋将领。字航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后晋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后辅立末帝,任相职。开运三年(946年)冬,契丹军灭后晋时被执。次年初自杀。 景延广892—947五代时后晋大臣。字航川,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西)人。石敬瑭建后晋,延广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徙领宁江军节度使,出镇义成、保义、河阳等地。敬瑭死,延广与冯道等承顾命,为宰相。曾力主抗辽,天福九年(944),契丹大举南下,延广拥兵不出,坐视辽军掳掠北归,终为出帝罢兵权,贬河南尹,留守洛阳。开运三年 (946),延广为辽军所俘,次年自杀。 景延广892—947五代时后晋将领。字航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后晋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死,辅立末帝,任相职。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他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并告契丹: “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南攻,末帝任他为上将,畏惧不敢出战,寻出为河南尹。后为出帝及桑维翰等所忌,出为西京留守。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冬,契丹军灭后晋时被执。次年初自杀。 景延广892—947五代时陕州(治今河南陕县)人,字航川。石敬瑭死,承顾命,辅末帝,任宰相。力主抗辽,声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指辽主)若要战则早来”。但辽军南攻被击退,他不敢追击。后为辽军所俘,自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