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鼎沸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 鼎沸: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出处] 汉·班固《汉书·霍光传》:“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〇:“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功能、例句] ❶ 作分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❷ 作定语。 茅盾《子夜》七:“风夹雨的声音又加上满园子树木的怒号,杜竹斋默然坐著,恍惚又在人声鼎沸的交易所市场里了。” [附条] “人声沸腾”。《三国演义》一一九回。 [同义] 沸反盈天 人喊马嘶 大呼小叫 [反义] 鸦雀无声 万籁俱寂 [辨误] 沸,不读f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