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赋
辞赋名篇。唐代韦承庆作。载见《文苑英华》。灵台,指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释文》引郭(象)云:“心也。案谓心有灵智能任持也。”《新唐书》本传云:“承庆常谓人所以扰浊浮躁,本之于心,乃著《灵台赋》,讥揣当世,亦自广其志。”知此赋乃有所为而发。赋分五段。首叙“伊人生之为贵,咸赋职于灵台”,指出人之为贵就是因为有思想,有感情。次叙“彼灵台者,含粹而起,惟神所止”,指出心灵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宰,“六仪竦而承尊,百骸运而为使”。次描人心的各种活动,“乍排下而进上,忽出有而入无。转息而延缘万古,回瞬而周流八区”,写出了心灵活动突破时空、瞬息万变的特点。次叙“清浊两资,臧否兼司”,个人品德的好坏决定于心灵的邪正:“宏圣道者谓之周孔,肆凶德者摄为桀蹠”,历史上各种人物之善恶邪正就是因为用心的不同。最后指出人应该心术端正,“思不忮而不求,绝相靡而相刃”。全赋对人的心灵活动作了细致的描写,并指出人应该“宅义依仁,栖贞履顺”,应该心术端正而不可有邪恶的念头。心灵活动是抽象而难以描写的,晋欧阳建曾作《意赋》,就枯淡而少情趣。此赋则充分发挥赋体文学“体物”的特点,运用大量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描摹人心的各种活动,把抽象的精神活动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此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