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地金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地金牛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出山虎、入山虎(《陆川本草》),两面针(《全国中草药汇编》),光叶花椒(《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表》)。 基源 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根、茎皮及叶。花椒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约45种、13变种。 原植物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Fagara nitida Roxb.),又名山椒(《广州植物志》),胡椒豗、大叶椒豗、马药子、光叶花椒(《海南植物志》) 历史 入地金牛之名,始见于《本草求原》。并已载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 木质藤本。茎、枝及叶轴背面均有皮刺,无毛,皮刺长1~2.5mm。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1,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长4.5~11cm,宽2.5~6cm,先端尾状短尖,钝头且微凹,基部钝圆或阔楔形,等齐,边缘有疏离而明显的圆齿或几为全缘。坚纸质或厚革质,上面暗绿色,干后发亮,下面绿色,均不被毛,中脉在上面者平或微凸,下面凸出。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2~8cm,花轴初时被短微柔毛,苞片细小,锥形,花4基数;萼片广卵形,端尖,长不及1mm;花瓣淡青色,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约3mm,花梗通常长1~2mm;雄花雄蕊4,开花时伸出瓣外,长约4mm,退化雌蕊常4叉裂;雌花的退化雄蕊甚小或无,心皮4,花柱约为子房长的1/2或更短,柱头头状;成熟心皮通常1~2,紫红色或褐紫色,干后有皱纹和粗大腺点,顶端具极短的喙状尖头或无。种子球形,直径5~6mm,黑色,具光泽。花期3~4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45页.2820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较干燥的山坡灌丛中或路旁,荒山及疏林中。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鉴别 根类圆形,长5~20cm,直径0.5~6cm,少数至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皮孔类圆形,黄色。切片厚1~4mm,切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多数孔点。质坚。 气微香,味辛酸而苦,有麻舌感。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根含多种生物碱: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氧化两面针碱(Oxynitidine)二氢两面针碱(Dihydronitidine)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6-Methoxy-5,6-dihydroche(erythr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茵芋碱(Skimmianine)。叶含挥发油和牡荆素(Vitexin)[1]。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68;88:学报 1980;38(6):535 【药理】: 根所含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甲醇化物能延长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生命[1],可能与明显抑制DNA合成,降低有丝分裂指数有关[2]。 对Lewis肺癌、人体鼻咽癌KB亦有作用[3,4]。临床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有近期疗效[1]。 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水肿有抗炎作用,其ED50,为100mg/kg[5]。 参考文献 [1] 化学学报 1980;38(6):535 [2]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1):46 [3] Cancer Treat Rep 1976;60(8):1031 [4] J Med Chem 1974;16(8):939 [5] CA 1979;90:97620w。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有小毒。 ❶ 《本经》:“苦,温。” 功效 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 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牙痛,汤、火烫伤,喉痹,瘰疬,蛇咬伤。 ❶ 《本经》:“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 ” 并治蛇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或浸酒服。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烫伤:两面针干根,研成粉撒患处,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 单方应用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牙痛:两面针干根9~15g,水煎服;或研成粉,1.5g,水冲服。” 食疗 《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两面针根皮9g,鸡蛋1只,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