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燈心草 燈心草 dēngxīncǎo 亦稱“虎鬚草”、“碧玉草”。燈心草科,多年生沼澤草本。中心白瓤可燃燈,故名。根狀莖横走,鬚根密生,莖簇生直立,細柱形,高約三尺,内充乳白莖髓。夏季開花,排成傘狀,淡緑色。花被六枚,線狀披針形。蒴果長圓形,種子褐色。莖可製紙,織蓆,亦可入藥。我國各地均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燈心草》:“〔釋名〕虎鬚草、碧玉草。”《淵鑒類函》卷四一〇:“虎鬚,燈心草也,一名碧玉草,吳人蒔之,取瓤爲燈炷,以草織蓆及蓑。” 
燈心草 灯心草medulla junci渗湿利水药。出《开宝本草》。见《司牧安骥集》。又名碧玉草、赤须、灯心、水灯芯、灯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茎髓(图)。除去杂质,剪段。生用或煅炭;或朱砂拌用。主产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甘、淡,微寒。入心、肺、小肠经。功能利水渗湿,清心降火。《兽药规范》(二部):“降心火,利尿。外用治金疮。”主治:❶下焦湿热淋,与栀子、木通、滑石、甘草等配伍。 ❷猪尿血症,与木通、车前子、瞿麦、生栀子、生大黄、萹蓄、甘草梢配伍(《猪经大全》)。 ❸马心烧发热,与芭蕉根、苦参、枯芩、黄柏皮、当归、柴胡、黄连等配伍(《活兽慈舟》)。 ❹马抽肾把胯,与天南星、豆豉、葱白配伍。 ❺外伤出血,皮肤疮毒,与刘寄奴、冰糖配伍,搽敷患处。牛、马12~24克;猪、羊3~1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对寒湿尿不禁者慎用。本品含一种三肽(γ-谷氨酰-缬氨酰-谷氨酸)、阿拉伯聚糖(arabinosan)、木聚糖(xylan)、甲基戊聚糖(methylpentosa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等。有利尿清热作用。 
灯心草 灯心草药名。出 《开宝重定本草》。又名灯心、灯草、龙须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 的茎髓或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江苏及西南地区。甘、淡,微寒。入心、肺、小肠、膀胱经。清心,利尿。 ❶治心烦不寐,小儿惊热,夜啼,口舌生疮,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小便不利。煎服: 1~3g,鲜草15~30g。 ❷治急喉痹,烧存性,研末吹喉。灯心草根: 煎服治湿热黄疸,乳痈初起。 ❸用于灯火灸,详该条。茎髓含灯心草苷、三肽 (谷-缬-谷肽),阿拉伯聚糖,木聚糖,甲基戊聚糖,芹菜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灯心草具有抗氧化和抗微生物作用。 灯心草common rushJuncus effusus L.,又称蔺草。灯心草科,灯心草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池河沟渠等水湿环境,为沼生植物类型。分布几遍全球各地,中国各地均产。根茎横走。茎直立,丛生,内充满白色髓,即为“灯心”。叶鞘红褐色或淡黄色,叶片退化为芒刺状。花小,淡绿色;组成聚伞花序,常托有叶状苞片;花被片窄披针形。蒴果长圆形,内有3个完整的隔膜。种子多数。花果期4~8月。茎髓入药,具清凉、镇静、利尿等作用,也可作灯心、枕芯。 灯心草dēng xīn cǎo《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灯心草(13)。药名。 【基原】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var.decipiens Buchen.的茎髓或全草。 【别名】虎须草(崔豹《古今注》),赤须(《雷公炮炙论》),灯心(《圣济总录》),灯草(《珍珠囊》),碧玉草(《本草纲目》),水灯心(《分类草药性》),铁灯心(《天宝本草》),猪矢草、羊牌洞(《闽东本草》),灯芯草、虎酒草、曲屎草(《福建中草药》),老虎须(《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性味】甘淡,寒。 ❶《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❷《医学启源》:“气平,味甘。《主治秘诀》云:辛甘。” ❸《伤寒蕴要》:“淡,平。” ❹《本草从新》:“甘淡,微寒。” 【归经】入心、肺、小肠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小肠二经。” ❷《本草汇言》:“入手少阳、太阴,足太阳、厥阴经。” ❸《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❶《开宝本草》:“主五淋。” ❷《医学启源》:“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❸《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小儿夜啼。” ❹《分类草药性》:“涂痔疮。” ❺《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 ❻《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烦不寐。” ❼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喉炎及咳嗽。” ❽福建龙溪《实用中草药》:“治小儿惊热,泌尿系炎症,疮疡,胬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至八分(鲜草单用,五钱至一两);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灯心草dēnɡxīncǎo中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别名灯心、灯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茎髓。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甘、淡, 微寒。入心、小肠经。清心, 利尿。治心烦不寐, 小儿烦躁、夜啼, 口舌生疮, 黄疸, 水肿, 小便不利或涩痛。煎服: 1 ~ 3 克。本品含一种三肽及芹菜素、多糖等。 
灯心草 灯心草 灯心草灯心草,又名灯芯草、虎须草、灯心、灯草。始载于《开宝本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茎髓。原植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四川等省区。 本品味甘、淡,性微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功能利尿通淋,清热降火。主治热淋、水肿、湿热黄疸、心烦不眠、小儿夜啼以及咽痛喉痹等证。本品是常用的利尿通淋药。因其性偏寒凉,热淋用之最宜。但本品质轻力薄,须配入其他清热利水通淋药中,以尽其佐使之力。如《证治准绳·类方》之淡竹叶汤,即以淡竹叶、车前草配用本品;《丹溪心法》治小便淋闭则用灯心煎汤调服五苓散。本品也常用于治疗水肿,如《方脉正宗》单以本品四两水煎服; 亦有配以车前草、鲜地胆草等,治肾炎水肿。治湿热黄疸,《集简方》单以灯草根煎服; 现代则常与白英、铃茵陈等配用。本品善降心火故又治心烦不眠,或小儿夜啼,如《集简方》治夜不合眼,以灯草煎汤代茶饮。此外,肺经伏热所致的咽痛喉痹,也常用本品治疗。如《本草衍义补遗》谓本品“治急喉痹,烧灰欥之甚捷。”临床上常配冰片同用,其效更佳。煎服,1.5~2.5g;鲜草,15~50g。下焦虚寒,小便失禁者忌用。 实验研究: 灯心草茎髓含阿拉伯聚糖、木聚糖、甲基戊聚糖。 ☚ 小通草 瞿麦 ☛ 灯心草rush
灯心草r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