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衰巴达干病
本病系以胃火衰退,泄泻不消化食物为特征的一种巴达干性疾病。主要由胃中受寒气过大所引起。如长期过多食用寒凉性饮食或衣服单薄致身体受寒或居住寒冷潮湿,水中作业时间过久或因热病后吃凉性食物和药物过多,或放血与泻下过多等,致使腐熟巴达干偏盛而消化希拉耗损和调火赫依之功能衰退,从而诱发本病。因本病之本质为巴达干、赫依,故属寒性。
其症状特征为体温降低,饮食消化不了,呃逆,腹胀肠鸣,胃部满闷,食物未完全消化而被泄泻,体力衰弱,身体干瘦,无故多汗,脉象沉微,偶尔呈芤象,舌白腻但苔少而燥涩。如果病症迁延加剧,有转变为水肿病或痞症之可能。
治疗本病应在调理胃火,扶正赫依之调节功能的前提下, 结合当时情况随症施治。 药物宜投紫砂五味汤加少量鲜羊肉煎熬,温热服用。或取石榴五味散3g加紫砂0.5g,开水送服。如体力衰弱而赫依偏盛,则可施以温和导剂缓下法治之。又可针对病势,取脊椎第十三节、胃火衰惫穴,施艾灸或针刺。饮食起居护理同巴达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