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药的发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炼丹家们在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时发明的。黑火药的成分是硝、硫、炭,其中主要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早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秦汉时期,当炼丹术从开始走向兴盛之际,人们就掌握了硝石的一些性能。秦汉的 《神农本草经》 中就有硝石 “炼之如膏” 的记载。早期的炼丹家们为了制成长生不老之药和 “金银”,曾尝试将各种药物混合共炼。所用的药物有五金、八石、三黄 (硫黄、雄黄、雌黄)、汞、硝石、炭、松脂以及各种草木药品等。当用硝石与三黄、炭、松脂等共炼时,就发生易燃易爆现象,因而导致火药的发明。300年前后,著名炼丹家葛洪曾把硝石、硫和含碳物质混合起来,已接近于原始火药。《诸家神品丹法》 记载了650年左右炼丹家孙思邈炼出的含硫和硝石的易燃制剂。火药的易燃易爆现象,成为炼丹活动的一大威胁,炼丹家们为了防止炼鼎事故发生,发明了伏火法,以消除药品的易燃易爆性,进而发明水法炼丹。唐代的炼丹书籍 《真元妙道要略》 记载:“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 还记载有: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共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燃性爆炸事故的发生。” 原始火药发明以后,开始人们并未认识到它在生产和军事上的广泛用途,而是用来眩弄或恶作剧。汉籍 《淮南子》 中说: “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华之家。” 隋炀帝时也 “以火药为杂戏”。火药用于军事的最早记载,人们的说法不一,汉代已有填装硝黄混合物的竹筒,具有原始火器的雏形。郦道元 (约460—527) 的《水经注》 记载: 228年,诸葛亮率兵围攻陈仓,魏明帝遣将军郝昭据城死守,“昭以火箭连石拒之,亮不利而还。” 郝昭使用的火器是马钧发明的。马钧是魏明帝宫中的高级兵器制造师,他把火药用于军事、创造了火器。904年,唐代郑璠进攻豫章时曾 “发机飞火”,烧掉龙沙门。以后人们陆续发明了喷火筒、火炮、火箭、突火枪,并在军事上应用。

☚ 炼金术   日食的最早记录 ☛
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炼丹家们在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时发明的。黑火药的成分是硝、硫、炭,其中主要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早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秦汉时期,当炼丹术从开始走向兴盛之际,人们就掌握了硝石的一些性能。秦汉的 《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硝石 “炼之如膏” 的记载。早期的炼丹家们为了制成长生不老之药和“金银”,曾尝试将各种药物混合共炼。所用的药物有五金、八石、三黄 (硫黄、雄黄、雌黄)、汞、硝石、炭、松脂以及各种草木药品等。当用硝石与三黄、炭、松脂等共炼时,就发生易燃易爆现象,因而导致火药的发明。300年前后,著名炼丹家葛洪曾把硝石、硫和含碳物质混合起来,已接近于原始火药。《诸家神品丹法》记载了650年左右炼丹家孙思遵炼出的含硫和硝石的易燃制剂。水药的易燃易爆现象,成为炼丹活动的一大威胁,炼丹家们为了防止炼鼎事故发生,发明了伏火法,以消除药品的易燃易爆性,进而发明水法炼丹。唐代的炼丹书籍 《真元妙道要略》记载: “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还记载有: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共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燃性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始火药发明以后,开始人们并未认识到它在生产和军事上的广泛用途,而是用来眩弄或恶作剧。汉籍 《淮南子》中说: “含霄吐火之术,出于万华之家。”隋炀帝时也 “以火药为杂戏”。火药用于军事的最早记载,人们的说法不一,汉代已有填装硝黄混合物的竹筒,具有原始火器的雏形。郦道元 (约460—527) 的 《水经注》记载: 228年,诸葛亮率兵围攻陈仓,魏明帝遣将军郝昭据城死守,“昭以火箭连石拒之,亮不利而还”。郝昭使用的火器是马钧发明的。马钧是魏明帝宫中的高级兵器制造师,他把火药用于军事,创造了火器。904年,唐代郑瑶进攻豫章时曾 “发机飞火”,烧掉龙沙门。以后人们陆续发明了喷火筒、火炮、火箭、突火枪,并在军事上应用。

☚ 炼金术   日食的最早记录 ☛
000045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