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灌漠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灌漠土irrigation-desert soil

荒漠、荒漠草原土壤经长期灌溉、耕种、培肥具有一定熟化程度的一种人为土壤。在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新疆土壤普查队定名为灌耕土,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归入人为土土纲、灌耕土亚纲灌漠土土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1年)归入干旱土土纲、正常干旱土亚纲的雏漠土或雏钙土亚类级别(灌淤雏漠土、灌淤雏钙土)。本类土壤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尚缺乏适当的参比土壤类型名称。
灌漠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东部的老灌溉农田地区,约计面积12.3万公顷,在甘肃省西北部漠区老灌溉农田区亦有分布。
形成条件及成土过程 灌漠土的形成条件是荒漠干旱的气候,平坦深厚的母土,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即有矿化度很低、含泥砂量极少的灌溉水源。本地区有悠久的灌溉农业历史,人们在对土壤长期进行灌溉和施用农家肥料的过程中,使土壤产生了灌溉淋洗和耕种熟化两个过程。由每年33~53立方米/公顷的低矿化灌溉水量(相当于750~1200毫米的降水量)长期的淋洗作用,土壤的易溶盐类淋失,甚至使土壤中原有的石膏、石灰也明显下移,累积到心土或底土中(图1)。
在长期大量使用农肥耕种熟化后,原来生物累积作用很弱,有机质含量很低(一般表层不足10克/千克),养分贫乏的母土,其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可增加一倍至十几倍,腐殖质的品质和土壤结构也大为改善,形成了一定厚度的熟化层(图2)。(见彩图94)
基本性状 ❶灌漠土一般可分为3层:熟土层厚约50~60厘米,其中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两个亚层;心土层一般厚40~60厘米,除有其母土所遗留的性状外,可见到由灌溉水淋溶所形成的淤积斑块、柱状结构和铁锰斑纹等;母质层,多在100厘米下。
❷耕层质地都为壤土,容重1.2~1.5克/厘米3,总孔隙度


图1 新疆灌漠土剖面的碳酸钙分布
a.新疆巴里坤;b.新疆哈密;c.新疆博乐;d.新疆伊犁

44%~54%,其中非毛管孔隙占10%~14%,毛管孔隙30%~40%。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养分元素都比母土含量高,腐殖质品质和酶活性等也较好,阳离子交换量为10~20厘摩(+)/千克也较母土高。
❸除易溶盐、石膏、碳酸钙外,各类矿物质无明显移动,pH8.0~8.5,碱化度低于3%。(见彩图94)


图2 新疆灌漠土剖面的有机质分布
a、b、c、d.地点同图1


主要亚类 灌漠土分为3个亚类:
淡灌漠土 熟化度较低,灰黄或灰棕色,除具有本类土壤的一般性状外,遗留较多母土的理化性质,这些母土残留特性一方面可作为基层分类的依据,本亚类分布面积广。
暗灌漠土 色暗,土壤熟化度高,有机质多在20~40克/千克,结构良好,养分丰富,保肥保水性能强,阳离子交换量约12~17厘摩(+)/千克。母土的特性已不明显,多种植小麦、蔬菜、果树与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粮食产量约7.5吨/公顷。本亚类大都分布在市、县的郊区。
盐化灌漠土 集中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矿化度亦高,除具有土类一般性状外,有可溶盐聚积,平均在0.4~0.8克/千克之间,盐分剖面呈工字形,以硫酸盐为主,交换性钠可达0.8~1厘摩(+)/千克,碱化度7%~8%,有碱化趋势。有机质与养分含量较低,唯硝态氮与速效钾含量较高,适种哈密瓜、棉花、葡萄等作物。
利用改良 灌漠土为漠区耕地中最肥沃和生产力最高的土壤,适种作物广泛,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棉花、油菜、甜菜、胡麻、红花等;瓜(西瓜、甜瓜),果(葡萄、苹果、梨);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也都高。建设高产农田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合理灌溉,常年土壤培肥(每年施农肥37.5吨/公顷以上)和适当配施氮、磷化肥。盐化灌漠土是矿化地下水位较高造成的,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好灌溉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也要加强培肥,才能消除盐渍化,提高土壤的生产力。(见灌漠土利用改良彩照)。
灌漠土

灌漠土

又名绿洲土。属人为土纲。是由荒漠绿洲地带的自然土壤经长期灌溉耕种、定向培肥而形成的土壤。广泛分布于河西走廊、白银市北部等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有灌漠土1 038.65万亩。灌漠土区年均降水量为100~220毫米, 蒸发量年均在2 000毫米以上,形成干旱漠境。灌漠土在颜色、质地、结构均一的属性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以下几个特点:(1)可塑性强。土壤肥力完全听命人为的安排。普通肥力水平的土壤,只要适当灌溉施肥,或对低产土进行改造,均能获得高产。(2)熟化性。长期灌耕种植,土壤具有熟化层,质地、结构、养分状况和代换量等,大大优于其原始土壤,具有透水、导温、通气、保肥性能;蚯蚓的频繁活动,形成许多洞穴和粒状粪。特别是由于种植培肥,不同作物的选择吸收,根基枯枝落叶肥地,丰富了土壤的养分。(3)多宜性。均质的深厚土体,长期定向培肥,在不同耕作轮作制度下,形成各自的宜种性。如高台县的一些灌漠土地适种棉花、水稻;永昌县的一些灌漠土地宜种胡麻、豆类、禾田;民乐县的灌漠土地宜种苹果、油菜、大蒜;临泽县的灌漠土地宜种甜菜、小枣、玉米。(4)浸润性。在长期灌溉农业条件下, 作物生育期和秋冬一系列的灌溉保墒操作,使土壤体内贮蓄一定水分,或形成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和下渗潜水, 对土壤整个剖面有浸润作用。土壤剖面的均质型,促进了毛细管作用,更加强了对整个剖面的浸润效果。在作物轮作周期中,土体不断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促进土体性绵软,作物根系下伸深广,增强了抗旱性。(5)板结性。灌漠土每次灌溉后,干燥浓缩,一般都形成不同程度的板结。这与母质粘重、有机质少、高碳酸盐、结构不良有直接关系。而质地偏砂,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者,则无板结现象。灌漠土表土层和心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1%,底土层则低于1%,表明灌漠土具有一定的肥力基础, 这是河西走廊农作物产量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耕作层全氮含量0.077%, 全磷0.074%,全钾2.038%, PH值8.4。根据土壤的特征,灌漠土划分为暗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4个亚类。灌漠土的改良措施:(1)排除土壤的潮、盐、砂姜、过砂、砾石等障碍因素。当地经验,在作物生长差的地方布点,每亩掘坑70~100个,针对土壤情况,分别填入绿肥、秸秆、土粪、淤泥、砂土,以破除“盐窟窿”和僵板土层。引洪漫地,可改善土壤质地、结构和胶体品质。采取扫铲盐霜或结皮、伏泡伏耕、早春耕地、灌水压盐、冬灌春灌等措施。(2)增施有机肥、磷肥、微肥,发挥植物改土培肥的作用,大力种植绿肥作物和豆科作物,搞好轮作倒茬,改善土壤质地结构。(3)综合治理,改良生态环境。在有屏障的地形部位,建立草灌乔结合的网状生态体系,形成绿色水库。修筑库、塘、池、堰等工程水库。合理耕作,接纳秋冬余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走经营集约化立体农业路子,充分合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采取高秆矮秆、深根浅根、早熟迟熟、喜温喜凉、多收单收的多种种植配置形式,合理利用空间,增产增收。搞好护田林网、条田建设,保护培育植被,坚持科学耕作、轮作制度,为土壤的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透水、导温、通气、保肥性能, 使土壤生态谐调。

☚ 新积土   水稻土 ☛
000044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