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dé rén zhě chānɡ, shī rén zhě wánɡ得人心的兴旺,失人心的灭亡。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dérénzhěchāng,shīrénzhěwáng〔偏正〕 能得人心必定昌盛,失去人心必致灭亡。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弓合三才,刀长四尺。爰清尉侯,载澄疆场。~。” △ 用于描写人际关系。 【近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作“得人者昌”。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人: 指人心。昌:兴盛,昌盛。即得民心者必然昌盛,失民心者必然灭亡。唐·李观《项籍碑铭序》:“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