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激励-保健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激励-保健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亦称“双因素理论”。激励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1923—2000)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对人的积极性发生作用的需要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与工作性质和内容紧密联系,包括对工作有兴趣和成就感,得到赞赏和提升,职务上的责任感,对发展前途的期望等。保健因素指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关,包括企业的政策和管理、监督系统,工作制度,同事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工作安全感等。当保健因素未能满足时,员工会产生不满,而当保健因素得以满足时,员工则不会不满意。但是,保健因素的满足不能导致高水平的激励,甚至不会带来较强的工作满意感。为了实现高激励和强工作满意感,激励因素必须予以满足。 ☚ 内容型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