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澹澹(淡)Dàn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其源不一: 澹Tá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澹1.dàn ❶恬靜,安定。賈誼《鵩鳥賦》:“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繫之舟。”馮衍《顯志賦》:“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風而容與。”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澹(一) 1.通“憺”,安,安静,安定;静止貌。按:《说文》:“憺,安也。”又《广雅·释诂》训“澹”为“安”,又训为“静”。 《老子》:“澹兮其若海。”《庄子·逍遥游》:“虽澹然而不待坐忘行志。”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澹,恬静也。”汉贾谊《鵩鸟赋》:“澹乎若深渊之静。”《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决江疏河,漉沈澹灾。”唐 颜师古注:“澹,安也。言分散其深水以安定其灾也。”《楚辞·九叹·愍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汉王逸注:“澹澹,不动貌也。”《後汉书·冯衍传》:“意斟愖而不澹兮。”唐李贤注:“澹,定也。” 2.通“惔”,淡泊。 《庄子·天运》:“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意林》“惔”作“澹”。《淮南子·原道训》:“澹然无虑。”(《文子·道原》“澹”作“惔”)又《俶真训》:“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文子·九守》“澹”作“惔”) 3.通“淡”,淡漠,淡泊,不热心。 《庄子·缮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三国 蜀 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塞城朝烟澹。”唐 白居易《送客回晚兴》诗:“参差乱山出,淡泞平江静。”淡,一本作“澹”。清钱谦益《瞿文潛字序》:“传称文潛澹于荣利,顧义自守。” 4.通“淡”,指色彩、颜色浅淡。 汉王充《论衡·自纪》:“大羹必有澹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宋 王明清《挥麈馀话》:“疏星澹月”。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澹(二) 1.通“赡”,赡养,供养,供给。按:《集韵》:“赡,赒也。亦作‘澹’。” 《淮南子·齐俗训》:“无天下之委财,而欲遍澹万民,利不能足也。”《汉书·食货志(上)》:“: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置养澹官以禀之。”唐 颜师古注:“澹,古‘赡’字。”汉 张纳《功德叙碑》:“䘏澹冻馁。”《耿勋碑》:“开仓振(赈)澹。”王昶曰:“‘澹’与‘赡’同。”(《金石萃编》十五)《新唐书·王重荣传》:“重荣不许,奏言:‘故事:岁输盐三千乘于有司,则斥所馀以澹军。’” 2.通“赡”,富足,充足;满足。 《管子·山权数》:“相揲而澹。”郭沫若等集校引清王引之云:“澹,古‘赡’字。”《荀子·王制》:“埶(勢)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注:“‘澹’读为‘赡’。(按:崇文局本作“赡”。)既无等级,则皆不知纪极,故物不能足也。”《战国策·魏策(三)》:“国有事,未澹下兵也,今以兵从。”宋 鲍彪注:“‘澹’即‘赡’。赡,给也。”《淮南子·泰族训》:“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澹也。”《汉书·张骞传》:“澹足万物。”运甓《哀贫民》:“夫皆弋美名,而于贫者,未尝有澹足之益。”
澹读音t·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徒甘切,平,谈韵。 上一条: 榃 下一条: 毯 澹读音d·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徒滥切,去,阚韵。 上一条: 檐 下一条: 儋 澹读音sh·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时艳切,去,艳韵。 上一条: 詹 下一条: 擔 澹dang213[tαŋ]洇,液体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 ![]() ![]() ![]() ![]() ![]() ![]() ![]() 澹dàn〈文〉水波起伏的样子。 澹tán澹tán澹台,姓。 澹淡(3次) 同“淡”。恬淡;淡泊。~无为而自得《远》 ~容与而独倚兮《辩·三》~虖若深渊之靓《服》 澹dàn同“淡”。恬淡;淡泊。《老子》:“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庄子·天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德有在于是者。”《远游》:“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王逸注:“涤除嗜欲,获道实也。”汪瑗集解:“澹、淡同,不嗜貌。”金开诚校注:“澹,同‘淡’,恬淡,无所争求的意思。”《九辩》:“澹容与而独倚兮。” 澹dan澹泊 澹然 旷澹 雅澹 澹(一)dàn (二)tán【辨形】右是产,是,是言。 16画。形声。 澹dàn❶ 水波动的样子。见“澹澹”。 澹*E5A3 澹恬静;淡薄:~泞(zhù)/~泊/~然/~雅/~漠/~澉/~荡/~薄/~潋/~灾/~淡/~~。以上也作“淡”。《通用字表》收“澹”。又读tán,~台,复姓,春秋有澹台灭明。 澹dànD035 澹dàn;shàn(一)徒滥切,去阚。 〖澹〗 (一)粵 daam6〔啖〕普 dàn ❶ 動蕩。許慎《說文解字》:「〜,水搖也。」范曄《後漢書.班固傳》:「西蕩河源,東〜海漘。」(漘【粵 seon4〔唇〕普 chún】:水邊。)❷ 安靜。賈誼《鵩鳥賦》:「〜虖若深淵之靚。」(虖【粵 fu4〔符〕普hū】:通「乎」。靚【粵 zing6〔靜〕普 jìng】:美麗。) ❸ 通「淡」,淡薄,與「濃」相對。呂不韋《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辛而不烈,〜而不薄。」 (二)粵 taam4〔談〕普 tán 〜臺,複姓,孔子有弟子,名叫〜臺滅明。澹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澹dànⅠ [书] ❶ (水波起伏) (of wave) rise and fall;ripple 澹tán(姓氏) a surname: ~ 亮 Tan Liang 澹dàn❶ △澹dàn16画 水部 〈书〉 △澹tán16画 水部 【澹台】复姓。春秋有澹台灭明。 澹 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