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扶轮社
澳门自愿服务团体。1931年香港扶轮社成立后,扶轮思想传入澳门,在澳门居住或经商的中外人士曾有意创建澳门扶轮社,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搁置。1947年1月11日,葡萄牙富商段理基集合36位有志服务社会的人士,在香港扶轮社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澳门扶轮社。并以“澳门扶轮基金会”名义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受捐助者包括老人院、残废院、贫民学校、镜湖医院、红十字会、同善堂、白马行医院及其他慈善服务机构。1947年6月16日,该社获国际扶轮社正式承认,编号6662,编入第57区。1951年澳门、香港、九龙、台北又被改编为345区。该社除参加澳门本地服务外,还参与国际救援运动,以配合国际扶轮精神。在该社的扶持下,澳门濠江、中区、妈阁等地扶轮社亦相继成立。现有社员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