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卞隐居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

元代画家王蒙作。表现江南濛濛润湿、草木茂盛、生意郁勃的大自然景色。构图为直幅狭长形,极有气势。层峦叠𪩩,岗岭蜿蜒,绵亘画幅中央;溪谷间飞瀑如练,丛树依聚溪畔坡石,一片岚霭,浩荡无尽。在画法上,先以淡墨勾出山、石轮廓,再加焦墨皴擦,淡墨微染,使其厚重。山石不多渲染,多用蜷曲皴笔表现其质感和空间深度。山头又加以破点、点苔,表现悬崖丛树的茂密苍郁。此画体现作者秀韵而苍茫的密体画风。

☚ 六君子图   九歌图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卷軸畫 > 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  qīngbiànyǐnjūtú

元代王蒙繪畫作品。紙本,水墨,縱一四○·六厘米,横四二·二厘米。此圖描繪浙江吳興縣西北卞山碧巖勝地景色。採用高遠法構圖,畫層巒疊巘,千巖萬壑,茂樹密林,飛瀑深溪。山坳有一草堂,一隱士沿山路而行,點明隱居之意。畫法先以淡墨勾出山石輪廓,再加焦墨皴擦,由淡而濃,顯出厚重。山石不多渲染,多用蜷曲如蚓的皴筆,充分表現出質感與空間深度。山頭則以各種手法點苔,以顯懸崖叢樹的茂密蒼鬱。樹幹多較乾瘦,勾勒而出,樹葉以不同形狀的濃淡墨點潑灑而成。整幅畫面氣勢雄偉,層次豐富而有變化,雖繁密而無迫塞之感。幅中圖上自題:“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鶴山人王叔明畫青卞隱居圖。”詩塘題書“天下第一王叔明”爲明人董其昌所寫。幅中又有清高宗弘曆題詩,裱邊有近代多人題款。此圖歷經元人趙麟,明人華夏、項元汴、董其昌,清人梁清標、安岐、李宗瀚和乾隆内府收藏。經《珊瑚網》、《平生壯觀》、《式古堂書畫彙考》、《佩文齋書畫譜》等書著録。現藏上海博物館。

青卞隐居图

117 青卞隐居图

元王蒙作。纸本墨色,纵141厘米,横42.2厘米。画浙江吴兴卞山,重山复岭,密林深溪,写出卞山自山麓至山顶之貌。此轴采高远法构图,章法别致,墨法干湿互用,山石作解索皴和牛毛皴,较少渲染,山树繁密,气势充沛苍郁。明董其昌誉其“天下第一”。现藏上海博物馆。

☚ 富春山居图   渔庄秋霁图 ☛
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

元王蒙作,纸本水墨。清宫旧藏。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描绘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画面上高崖陡壑,奇峰峻岭,长松丛树,溪流从岩间涌出,瀑布自山腰直泻。山间茅舍数间,山巅草木郁茂,近处杂树参差挺立。山坳中草堂隐现,可见一人抱膝倚床而坐。山间小径有一隐士缓步而行。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溪山蒙蒙润湿,林木茂密、沉郁深秀的自然风貌,也传神地描绘出文人士子隐逸山野的闲适生活。在表现方法上,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山头用苔点,方法极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等。山上树木,用笔简而不繁,但表现出茂密苍郁。整个画面繁密而无塞迫之感,气势磅礴,空间深远。作者王蒙(1301—1385) 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又号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至元间,隐居黄鹤山中近30年,过着“卧青山、望白云” 的幽闲生活,获得了万壑在胸的创作基础。元亡后出任泰安知州,不久为胡惟庸案所累,冤死狱中。王蒙幼时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后广泛研习前代诸大家的绘画,融汇贯通,自立门户。精通书画,尤长山水,所作纵横离奇,莫辩端倪。《青卞隐居图》被明董其昌誉为 “天下第一”。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为 “元四大家”。

☚ 幽涧寒松图   枯荷鸳鸯图 ☛
000033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