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澳大利亚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澳大利亚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澳大利亚虽然是 一块古老的土地,但在欧洲人登陆之前,当地土著无文字,仅有萌芽状态的口头文学。18世纪70年代成为英国殖民地后,陆续到来的英国移民带来了见于文字的文学作品,因此,澳大利亚文学实际是英语文学。 ☚ 拉美古印第安文学 加拿大文学 ☛ 澳大利亚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实为英语文学。18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沦为英国殖民地,英语文学开始形成。殖民时期的文学创作多为英国作家的作品,尚未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19世纪80年代,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在以约·费·阿基布尔德为首的“公报派”倡导和努力下,民族文学得以迅速发展。约瑟夫·弗尔菲(1843~1912)、亨利·劳森(1867~1922)等人为这一时期著名作家。前者所著长篇小说《如此人生》(1903),描绘了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乡野居民的生活习俗,表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后者出版20部诗集和短篇小说集,在内容题材、语言风格等方面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他们的创作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诗歌和小说创作的影响下,民族戏剧艺术亦有所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在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影响下,小说创作更趋活跃,帕尔默的《戈尔康达》 (1948)等作描写了劳工运动的火热场面,左翼作家普里查德的《库纳尔都》 (1929) 反映了白种人同土著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派文学相继渗入。30至40年代,诗坛上的“幻影派”、“先锋派”颇有声势。嗣后,意识流小说风行文坛并取得突出成就。著名小说《人类之树》、《暴风眼》 (1973) 的作者帕特里克·怀特(1912~ )受劳伦斯、乔伊斯影响,在创作中广泛运用意识流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97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百年孤独 艺术卷 ☛ 澳大利亚文学Australian literatur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