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潜伏学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潜伏学习从迷津实验中发现的一种学习。如大白鼠做了一些无食物奖赏的迷津试走后,便学会了迷津的布局。这种隐匿的学习就是潜伏学习。人的学习也存在类似情况,如有的人表现上很不用功,但测验成绩并不比别人低。对该问题的解释尚有争议。 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 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亦即一种隐匿的学习。由E.C.托尔曼提出。两组白鼠学习走迷津,第一组给予强化,第二组不给予强化。结果强化组的错误率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而非强化组仍表现出高错误率。将非强化组的白鼠一分为二,其中一组给强化,另一组不给强化。发现强化组的错误率迅速下降到第一组的水平,所用时间大大短于第一组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而没有受到强化的白鼠的错误率仍然居高不下。说明白鼠已经学会了走迷津,只是必须得到强化,才能激发它表现出该行为的动机。 潜伏学习 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E..C.托尔曼的用语,指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未曾表现在外的学习。早期学习理论家认为强化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可是托尔曼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不需要强化,强化决定的是学习结果是否表现为作业。他在实验中将大白鼠分成三组,训练它们跑迷宫。第一组始终受到强化,第二组一直没有受到强化,第三组开始没有受到强化,后来受到强化。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第二组的成绩不如第一组提高得明显,第三组在没有受到强化时和第二组的成绩一样,但在受到强化后其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赶上并超过了第一组。托尔曼指出,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大白鼠仍然学会了迷津的布局,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强化只是使学习结果表现在作业上。强化决定的是作业, 不是学习。学习是行为可能性方面的变化,所以是潜伏的。 ☚ 迁移逆效曲面 强化程序 ☛ 潜伏学习 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亦译“潜在学习”。已经发生但尚未有外部行为表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未受到明显强化、其效果可以在一定阶段通过作业显现出来的隐匿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和亨泽克(Charles H. Honzik)1930年所做的实验证明了潜伏学习的存在。实验使用三组白鼠被试,第一组实验被试,在它们每次成功地通过迷津时,都给予食物强化。第二组实验被试,徘徊通过迷津,但即使它们到达终点,也不加以强化。第三组实验被试,前十天同第二组一样不予强化,直到第十一天起,当它们到达终点时,才给予强化。所有被试在实验前剥夺食物。托尔曼假设,所有的实验被试在徘徊通过迷津时,均学会了怎样通过迷津。如果假设是正确的,第三组被试从第十二天起,其表现应该和第一组被试一样。这是因为,在第十一天之前,第三组实验被试已经习得了如何到达终点。第十一天时发现了食物,这就给了它们一个按照这个知识行为的诱因。实验结果证实了托尔曼的假设。 ☚ 反应学习 潜伏消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